政协现场咨询活动气氛热烈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昨天11时30分许,市委党校海华教学楼1楼大厅内人声鼎沸,一年一度的委员现场咨询活动拉开帷幕,全市37家单位负责人现场“摆摊”,热情接待市政协委员的咨询和建议。截至当天13时30分,现场接待委员咨询205人次,涉及144个事项。
市政协常委游闽键挎着公文包走进现场。第一站来到市商务委“摊头”处。“有没有可能在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里开设一个国际争议解决中心,为境外仲裁机构的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刚坐下,作为律师的游闽键就抛出专业问题。“很有可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回应,商务合作区具备商务交流、国际展览、国际培训三个主要功能,同时兼具配套功能。“除了酒店、商旅等,其中的重要一块就是专业服务业,包括仲裁、律师等相关设置。”她还透露,先行启动区预计今年封闭验收,面积有限,但在将来会有相应规划。
“手机‘窥探’、隔屏有耳,治理手机App,有没有什么能做在前面?”游闽键径直来到了第二站——市通信管理局的“摊头”处。他提到,近年来,“聊什么手机App就推什么”“刚说过想买什么东西下一秒就收到推送”的现象愈演愈烈,用户不知道向谁维权,举证更是难上加难。市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定期开展一系列安全检查工作,并紧密配合上级监管单位对各类App的使用情况定期了解与评估,做好相应的备案记录。他透露,目前,对国内上架的App设置了备案准入制度,也对App开展了事中事后的常态化监管与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罚,做好相关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但从监管角度而言,App的治理有其复杂性,需要按照注册地来管辖,容易造成监管盲区”。“从结果来看,目前监管力度还不够。”游闽键认为,目前相关部门对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信息主要以随机抽查、算法备案的方式开展,检查覆盖面有限,对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多数仅通报要求限期整改。“App在违规收集用户敏感信息后,已经存在信息被交易、泄露的风险。”
今年两会,游闽键提交了《关于加强App抓取、窥探用户隐私治理的建议》。“通过咨询活动的交流探讨,希望为推动问题的解决贡献一份力量。”游闽键说。 本报记者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