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灿若锦霞(中国画) 百年远去的余音 画画是一种生活 冬日外话 最难忘,那碗“年小菜” 那个俊朗的人
第13版:夜光杯 2025-01-18

百年远去的余音

——《林长民集》编注手记

陈学勇

友人又提及我常说的一句话:“当年谈到林徽因,往往这么介绍,她是林长民的千金;现今谈起林长民,最好添上一句,他是林徽因的父亲。”

林长民已经远去百年。他被许多人忘却了,然而不该忘却他。清末民初,林长民叱咤政坛。曾经如当下林徽因家喻户晓一样,林长民亦曾风云一时。今日读者所以陌生那个时代弄潮儿,原因诸多,不可忽略的一个是他热衷于活动,留下著述不多;而且,生前没有印行过文集。这些散篇,零零碎碎,经历史劲风吹打,凋零殆尽。忘年交徐志摩有意为他编集,但浪漫诗人自己也匆匆作古,编集事不了了之,此后再无人问津。

我多年关注林徽因,要深入认识这位杰出女性,当然应该了解她父亲,其父女互为知己,林长民对女儿影响至大。梁启超对梁思成说过:“林叔叔有‘文’的‘美’的天才,自己未能十分发展,遗传给她(林徽因)。林叔叔特别爱她也是因为她可以在这方面完成自己的心愿。”我陆续积累了一些林长民文字,数年前汇就一册《林长民集》书稿。近年再得新材料予以补充,加之林氏后人于葵女士加盟,结成四十万言一大本。此集虽不足处多多,但“前无来者”,聊胜于无,我自己还是有点儿欣慰。

首次出版林长民文集,从百年前报刊里钩沉零散文字,其难度可想而知。有的林氏作品,尽管知晓篇目所在,仿佛按图索骥即可,其实远非轻而易举。好几种冷僻报刊,颇费周折才得到文本。还有几种图书馆已无收藏,譬如他的诗歌,一度时时见诸王世澄、黄濬合编的天津《星报》,而求遍京津沪几大图书馆,均不见该报踪迹,只得阙如。

与材料难搜一样,搜到的底本整理成付梓的定稿,亦属不易。旧报刊字迹漫漶,辨识困难,早在预料之中。没有想到,许多篇章得之于林长民手迹,他是书法名家,所写屡现今日少见之草体,辨识之难尤胜漫漶一等。林行文好用文言,且多无标点,因而断句不免斟酌。好在有出版社责编共担,总算大体完成了编校。

出版《林长民集》大概不能带来多大经济效益,但研究林长民,研究清末民初知识分子,研究那段时期的社会思潮,都需要这么一册集子。或可说,它填补了一个小小空白。

所幸近日面世了。装帧设计得大方、典雅、精美。梁再冰老人提供的数十帧林长民生平照片,自前个世纪末至上个世纪初,尽显这位历史人物不凡风采。那张林长民父亲林孝恂知县任上的全家近二十人合影,在中国“照相史”上可能也是难得的。此集更收入林氏颇具书法价值的多页手书,楷体、行体、行楷、行草,皆今日拍卖市场见不到的精品,颇为赏心悦目,为拙编平添光彩,自另具寓目魅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