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玥
说《国色芳华》是开年爆剧应该不为过。因为剧情大量围绕牡丹,菏泽牡丹的销量比往年增长了三分之一。然而,剧集真正的“爆点”并不仅是表面上的热度与视觉盛宴,而是它深刻挖掘的“万物皆美”这一生活感悟,以及由此激发出的情感共鸣。
牡丹有如“琼台玉露”一般的倾国倾城貌,亦有如大众化的“怀袖香”,掬一袖清香,小满胜万全。《国色芳华》以3亿元的经费“燃烧”出一个工笔画般精巧的长安,值吗?其实,文艺作品的价值就体现在那些能丰富生活、提升精神层面的美好事物上。
国子监的徐祭酒在杨紫饰演的何惟芳开的花铺担任账房先生,他所看的并非单纯的账目,而是见微知著了解民生——只有安居乐业,社会的消费力才会自然释放,百姓才会花钱去买一株花、一抹香,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从徐祭酒的行为动机,也可以一窥《国色芳华》在人物塑造上的功力。这部剧里,观众对古装剧的刻板印象屡屡被打破,女主角何惟芳的形象可谓是立得住且充满力量。杨紫将一个坚韧果敢的女性角色诠释得很好,她并非一个依靠男性“拯救”的弱女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一个人可以做到所有的事情。
何惟芳正是如此,只身闯长安,不仅拉到了蒋长扬的投资,还组建起了自己的团队。当她屡次陷入险境,观众比主角还着急,看其他剧想的是,为什么男主一直在救女主?看《国色芳华》想的是,为什么男主还不来救女主?何惟芳在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堪比她所钟爱的牡丹——表面娇贵,实则内里坚韧。
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关系也并非俗套的“高冷英雄”与“低贱女子”的不对等设定。相反,他们是情感上的平等伴侣,是在黑暗中共同前行的搭档。蒋长扬与何惟芳之间的爱情建立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两人在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相似的内心追求中,找到了一种更为真实与深刻的情感共鸣。
蒋长扬是个复杂且富有魅力的角色。他有着“花鸟使”外表的轻佻和洒脱,虽是“贪官”,却不代表他是“反派”。另一面,他不仅有自己的政治抱负,还非常善良,关心孤儿弱者。蒋长扬的行为出发点是推动社会改革,尤其是给予寒门子弟上升通道。
至于何惟芳的前夫刘畅,叠加了先婚后爱和追妻火葬场的双重套路,在别的剧一定是男主的走向,但在这部剧里,身为男二,自然只能变成求而不得。他的窝囊和迂腐,让人既想恨又不忍心恨。实际上,他最大的困境并非道德败坏,而是内心深处对自我价值的迷茫。这种“无害恶行”让观众在恨之余,更多的是惋惜和无奈。
《国色芳华》成为开年爆剧,不仅在于它的精致外衣,即表面的“美学复兴”。传统的框架之下,《国色芳华》根植的是现代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旧容颜”,更引发了对“新价值”的思考。牡丹作为文化符号的呈现,不仅仅是对唐代盛景的还原,更是对当下时代中人们如何理解“美”的再定义。这种美不再仅仅局限于外表的赏心悦目,而是在每一位人物的情感表达和生活选择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