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大吉(中国画) “八九”事,也要思 拔根芦柴花 赵树理的“妩媚” 三只小河蟹 扎拖畚
第16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5-02-10

拔根芦柴花

□ 王坚忍

多年前的春四月,叶辛曾带队十余位上海作家在民歌《拔根芦柴花》发源地、扬州市江都区进行采风。江都文友领我们来到莺飞草长、芦苇青青的里下河畔,见一艘顺水而下的乌篷船尾,头包蓝印花布的船娘边摇橹边唱着《拔根芦柴花》的曲子,歌声委婉动听。

江都文友说《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插秧号子,柔美中含刚劲,流丽中有豪迈,田间插秧、河边浣衣、路上采桑、湖心撒网时都能唱。歌曲以芦柴花“起兴”,三段歌词开头都是“叫啊我这么里来,我啊就来了,拔根的芦柴花花”,因初秋时江都水乡芦柴花随处可见。能开出白生生芦花的芦苇,它的索取简单,无论浅浅洼地,还是潮湿滩涂,只要有水,它就能蓬蓬勃勃地生长。它是当年里下河的重要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芦苇是排在水稻、小麦后的第三大资源。

联想芦苇的一年四季——春天,芦笋可作蔬食,芦根清凉解毒;夏天,水红菱熟,芦叶碧绿,芦箬叶包粽子香气扑鼻;秋天,莲藕香,芦柴花白,可做芦花被、芦花扫帚;冬天,芦苇枯黄可作篱笆。芦柴花草根又居家,充满烟火味,还是烧菜的好柴薪。

蓦地觉得,芦柴花的草根秉性值得效仿。做人当如它,哪怕生活有酸甜苦辣,也要有芦柴花的不屈韧性,能扎根向上生长,给人以温暖的回报。这便是《拔根芦柴花》带来的启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