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6日 星期日
密丹公寓(水彩) 崇明的雪 忆兴慈中学 爱由心生 事随心愿 《唐五代诗全编》的一个“彩蛋” 凤凰涅槃
第13版:夜光杯 2025-02-14

忆兴慈中学

龚和德

1948年我十七岁时,从南市的大东中学毕业后进了兴慈中学。学校离家很远,不怕路远的原因是可以跳去高一、直上高二。这是因为1945年全家从崇明迁至上海,我在两地读了两次初一,就用跳级的办法找回“丢失”的一年。1949年5月上海解放,有些同学参军南下,我则读至1950年毕业,考入上海戏剧专科学校。

兴慈中学的校名取自创办人兴慈法师,他于1950年圆寂,无缘拜见。学校男女兼收,伙食荤素自选,路远学生可住宿。学校左邻宋教仁公园,是散步、纳凉的好去处。

校内设有弘一纪念堂,墙上挂有弘一法师即李叔同生平的活动图片。这个纪念堂平时就是师生食堂。有一次有纪念活动,搬走桌子凳子,在众多参与者中见到了校长范梅僧、画家丰子恺,他们都是弘一法师的弟子。

读两年,至今怀念的老师是臧抚九。他是山东人,是诗人臧克家的叔叔,教语文。他有个脾气,对指定学生要背的课文如果背不出来,就在学生背后击一猛掌。大家怕他,认真背书。他对语文课用功的学生不吝关爱,甚至赠字、赠诗。我有幸获赠七律一首:“弦歌好订忘年交,下里甘随白雪抛。共赏前人评李杜,时占新句问推敲。有缘翰墨非无故,乱世功名等影泡。同趣何当相结伴,一江烟雨卜枝巢。”他期待我在文学上求进步,让他失望了。

同学中印象深的是桑咸之。他从兴慈毕业,考进复旦大学历史系,后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中共党史,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近代思想史的研究者。他的《晚清政治与文化》是他离世一年后,他的几位硕士研究生收编并集资出版,他夫人杨凤仙寄赠一本给我,扉页有咸之印章。此书不到29万字,然信息量大,资料丰富,对后学颇有帮助。咸之爱以诗自娱,上述著作后附有《晚清思想家杂咏》,其中咏静安(王国维)云:“浙东学子好沉思,东瀛归来超罗师。甲骨构架殷商史,戏曲细考宋元时。美学源自叔本华,意境新说赏诗词。人生苦酒终悲剧,只身独赴昆明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