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陈蝶衣文集》首发 脚踩风火轮“哪吒”冲击影史前十 演绎经典 成为经典
第10版:文体新闻 2025-02-17

《陈蝶衣文集》首发

本报讯(记者 徐翌晟)在以优美动听的歌曲重返上海之后,陈蝶衣又以精彩纷呈的文字“叶落归根”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蝶衣文集》(第一辑)新书首发式和座谈会,日前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举行。陈蝶衣之子、上海交响乐团名誉音乐总监陈燮阳,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陈钢等出席。

陈蝶衣曾创办《万象》《春秋》等刊物,并兼任《铁报》《东方日报》《小说日报》等刊物编辑。1952年,陈蝶衣赴港,在邵氏影城任职,创作电影剧本50余部,流行歌曲3000多首,被誉为“词三千”,不少歌曲已成为流行乐坛的经典曲目,如《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我有一段情》等。

这套文集也是陈蝶衣的首次作品汇编。《陈蝶衣文集》(第一辑)共四册,分别为《低眉散记》《茗边手记》《炉边谈话》《闲情偶寄》,主要收录其1934年至1951年间在上海报刊上所发表的文章,包括诗词、小说、随笔、剧本、歌词等,共100万字左右。第二辑亦收四种,以陈蝶衣创作的诗词、小说、散文为主,包括香港时期的作品。“陈蝶衣交游广阔,与文坛、影界、梨园、剧坛、艺苑以至政界都有来往,笔耕又特别勤奋,因此他的专栏文字独具个人风格,上至都市社会大事,下至市民日常生活,均信手拈来,尤以文坛艺苑信息灵通,状写及时吸引人。”为文集作序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陈子善认为,“阅读陈蝶衣这些丰富多彩的专栏文字,能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文坛和社会生态有更具体全面的体认、更真切入微的把握。”

陈蝶衣之子陈燮阳在座谈会上说:“这样一位在文学、音乐、电影上有着杰出成就的人,是不应该湮灭于时间之中的。幸而有《陈蝶衣文集》的整理出版,能完整收录他的文学、音乐、电影作品,这对于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音乐史、电影史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