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初,同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做了手术治疗。小王听闻后,开始为自己担心起来:和同事年龄相仿,且工作方式都是久坐少动,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会找上门来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纤维环在各种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并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包括腰部酸痛、下肢麻木或疼痛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个体差异较大,情况不严重的完全可以通过药物和休息等保守治疗来缓解症状。保守治疗无效、病情持续进展的需要手术。如今的手术技术成熟,有效性和安全性明显提高,手术可以达到直接解除椎间盘压迫导致的神经症状的目的,同时根据病情需要重塑腰椎的稳定性。但最关键的是未病先防,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养成良好的行为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保持姿势正确
为了有效预防腰突症,首先要培养正确的姿势习惯。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立,都要尽量保持脊柱的自然生理曲线,避免含胸、驼背或过度前倾,同时不要让腰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办公族应当注意桌椅高度是否合适,双脚平放在地面,使膝盖与髋关节大致保持同一水平;若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或阅读文件,最好将显示器或书本调整到视线水平,减少颈椎和腰椎的弯曲度。
适量腰背肌锻炼
其次,适量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腰椎的稳定性,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可以选择游泳、散步、瑜伽、普拉提等低冲击性的项目,既锻炼核心肌群,又避免对椎间盘造成额外负担。在进行负重运动时,则要确保动作规范,尤其要学会正确使用腰腹部核心力量,以降低椎间盘受损的风险。
作息起居与饮食
合理的作息和饮食也非常重要。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睡眠充足,能让身体获得充分修复与调整;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时间摄入高热量食物,以免超重肥胖,加重腰椎压力。对于需要搬抬重物的人,应在弯腰之前先屈膝下蹲,借助腿部和臀部肌群的力量发力,同时尽可能将重物贴近身体,避免弯腰伸手过远导致腰部负担过大。若需要长时间站立或步行,建议穿着有一定减震效果的鞋子,并尽量找机会坐下或改变站姿,使脊椎得到适时放松。
改变不良习惯
适当的腰部保暖和定期自我按摩也能起到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减少腰椎间盘发生劳损的概率。为了确保腰椎健康,日常生活细节同样不容忽视,比如在床上看书或玩手机时,应避免长时间趴卧或靠在过软的枕头上;打扫或做家务时,不要频繁以弯腰的方式拖地、擦地或扫地,而应采用直背、下蹲或换手的方式,避免单侧腰部肌肉过度疲劳。若出现腰部不适或轻微疼痛时,应及时给予适度休息或放松,并通过简单的腰背伸展运动来缓解局部压力。若症状持续加剧或伴随下肢麻木疼痛,则需要及时就医,排除严重病变并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
坚持上述种种防护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让腰椎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从而拥有轻松舒适的日常生活。 图 IC
刘兴振(主治医师)金文杰(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