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
一款《黑神话:悟空》的电脑游戏风靡海内外,也带火了故事取景地山西的众多古建。永乐宫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与文化史上的地位我有所耳闻,它是为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于元代开建,与北京白云观、陕西户县重阳宫并称为中国全真道三大祖庭,原址在芮城西南20公里的永乐镇。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兴修三门峡水库,永乐宫位于库区内,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在当时国力极其贫弱的背景下,水利部专门拨款220余万元,从1959年至1966年将永乐宫整体搬迁至县城北面的西周古魏国都遗址保存。
去年深秋的一天,我走进永乐宫。跨进永乐宫主殿三清殿,四面墙壁上所绘的壁画栩栩如生、灵动飞扬,一下子把我给震住了。这整幅名为《朝元图》的壁画,高逾4米,画的是道教中的近三百位神仙,400多平方米的壁画是世界美术史上最大的单体道教壁画,它所产生的非凡气势竟让我感动落泪。
更让人感动的是永乐宫的搬迁,其重中之重无疑是三清殿、龙虎殿、纯阳殿、重阳殿超过1000平方米壁画的揭取。为最大限度地保护这些稀世珍宝,壁画切割采取了不均分切割法,尽量不损伤画面的精细部位。为赶在三门峡水库1960年蓄水前完成揭取任务,文物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们日夜赶工,仅用三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壁画切割工作。揭取下来341块大小形状不等的画块,每块用两张木板夹住,木板的顶端用90度的角铁固定,木板与画块之间的空隙垫以棉花与纸,防止壁画的形象与色彩被擦坏。
当时从永乐镇到永乐宫新址的25公里没有路,为保证搬迁如期进行,芮城县委、县政府动员沿线的各个村镇组织大量民工投入修建,终于平整出了一条黄土路。运输壁画和从永乐宫拆卸下来的大量建筑构件、文物等需要车辆,可当时整个晋南地区的政府机关没有一辆运输汽车,时任山西省省长卫恒接到报告后专程下来调研,当场拍板,从太原调来四辆苏制“嘎斯”货车,专门用于永乐宫的搬迁工作。搬运时,那些画块专门放入特制的木箱,木箱上下绑好弹簧,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放进车厢;为了减少震动,运输时卡车的轮胎特意放掉一些气,时速保持在10公里左右,341块壁画整整运了40天,奇迹般地无一损伤;而大量的建筑构件,技术人员一丝不苟地登记编号,搬到新址复原时无一差错。
然而,这样一项开创中国古代建筑搬迁历史先河的伟大工程,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加入联合国,几乎不为外界所知晓。差不多同时期,为消除水患、解决灌溉问题,埃及决定在尼罗河上修筑阿斯旺水坝,大坝的建成必然导致沿岸大量的古建筑与文物遗址沉入河底,从而惊动了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呼吁,51个国家闻风响应,从1960年起,由24个国家的考古学者进行了40多次实地考察,经过精确测量和计算,将22座庙宇化整为零,转移到安全地带复原重建。其中最著名的阿布辛贝神庙,采用瑞典专家提出的切割拆卸重装方案,耗资3600万美元,工程持续4年,将神庙后移180米,在比原址高65米的地方再现风采。
历史不会湮没,明珠重现光芒。黄河可以做证,中条山可以做证,那600多位为永乐宫搬迁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保护中华文化、赓续华夏文脉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