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心境悠然天地宽(中国画) 写生小记 沙地青菜情 消失的柴行 茂名南路的米店 江南,那片盛开的桃花 永乐宫搬迁的奇迹
第12版:夜光杯 2025-04-07

消失的柴行

胡德明

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几百年里,柴行在新场古镇虽不是一个大富大贵的行当,却不可或缺地存在着、发展着。

新场古镇曾有三千多户、上万居民,每家每户的一日三餐都必须用柴灶煮饭、炒菜、煲汤、烧水……如果没有柴行供柴,家家户户就无柴可用。历史上,在新场古镇的洪桥街、包桥街、南大街等处,曾有富进生、苏进才、秦洪千、倪祥太、褚阿四、周爱莲、葛记等七家“领帖”(持有经营执照)的柴行。柴行一般经营四项业务:一是中介,二是代销,三是包销,四是转口。中介最简单,柴农有柴,并找好了买家,柴行只是帮助议价和称重,做到买卖公平,收取中介费。代销是柴农把柴寄存在柴行,由柴行代为销售,柴行收取差价费。包销,柴行负责收购、储存、销售柴的全过程业务。转口,就是柴行采购了柴以后并不销售,而是转口到上海市区的柴行,是一种批发行为。新场古镇上的七家柴行有大有小,大的柴行做全四项经营业务,小的柴行只做其中的一两项业务。

柴行经销的柴,种类较多,有麦柴、稻柴、花萁柴、豆萁柴、菜籽柴、芦苇、干戈、高粱秆、毛草,以及破木头、树枝柴、芦竹等等。麦柴和稻柴,虽然火力不是很旺,但容易点燃,是引火柴,其他大多数的柴不能直接用火柴点燃,需要用引火柴引燃。柴行不仅卖柴,更有收柴和送柴到家的业务,所以一个柴行有负责收柴的、负责卖柴的、负责送柴的,加上账房先生和柴行老板等,一般有十余人。柴行还要有储柴的仓库、收柴和送柴的船只等。新场古镇上的七家柴行竞争激烈,要经营好也不容易。

1953年,新场古镇上的柴行实行了公有化改造并进行了合并,业务上除了依然卖柴,还开始销售一些煤炭、火油(也称煤油)等。火油是照明灯的用油,也是煤油炉的用油。1968年,新场古镇上的柴行更名为煤炭行,不再买卖柴草,主营销售煤炭——有原煤,分为有烟原煤和无烟原煤;还有煤屑,以及煤球(形似鸡蛋)。之后,煤炭行升级销售煤饼,即蜂巢煤。新场古镇上的居民自此不再烧柴,改以煤为燃料。原煤一般销售给企业单位,作锅炉用煤、铁铺煅烧用煤和食堂大灶用煤等,而煤屑、煤球和煤饼,主要销售给居民,凭购煤本或卡或票,计划定量购买煤制品。

1985年,煤炭行开始销售罐装液化气。仅仅五年时间,新场居民全部改烧液化气,煤炭行也更名为液化气供应站。现今,古镇通上了管道天然气。曾经不可或缺的柴行最终消失,折射出的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百姓生活的美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