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96岁的陈阿婆在助浴舱内发出“适意”的感叹,当76岁的钱老伯褥疮结痂下长出粉嫩新皮,青浦区一群特殊老人的家里,正上演着科技与传统的温暖碰撞,用科技力量破解老年照护的难题。随着“沐浴阳光”老人助洁公益项目推出,通过医疗级纳米助浴技术,为失能失智、长期卧床等特殊老人搭建起尊严生活的桥梁。
“云朵沐浴”深层清洁
家住夏阳街道的陈阿婆今年96岁,是行动不便的失智老人。她躺在特制助浴舱内“就像躺在云朵里”,智能设备将纯净水转化为微米级水雾,有效清除污垢,在整个洗浴过程中,助浴师始终密切留意着老人的反应,不断轻声安抚,确保老人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洗浴。
盈浦街道76岁钱老伯中风卧床后,日常擦浴的刺痛曾让他对清洁产生心理抗拒,每次儿女用毛巾擦洗,都会带下一片片皮屑,“一碰就喊疼,后来干脆不让碰”。而清洁不彻底又引发感染,褥疮与湿疹形成恶性循环,老人身上渐渐散发出异味。直到“沐浴阳光”助浴服务上门,这份困扰才渐渐被化解。助浴师小陆和小张仍记得第一次上门时的场景:当智能助浴舱启动,37℃的纯净水经纳米化处理形成微米级雾滴,在气压调控下以“悬浮态”接触皮肤。钱老伯激动地抓住她的手腕:“姑娘,这次真的不疼。”一个月后,家属看到钱老伯脊背上的红斑渐渐变淡,结痂处开始脱落,露出粉嫩新皮。助浴团队发现,持续接受服务的老人皮肤感染率下降62%,其中5位褥疮患者创面明显缩小。
感受有尊严的生活
每次60分钟的上门服务,都是一场精心的照护。护理团队由护理员、技工和志愿者组成,除了基础助浴,还会在服务前后进行体征检测,此外会根据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修剪指甲、会阴清洁等贴心护理服务,更让家属安心。
长期照护失能老人往往让家庭成员身心俱疲,钱老伯的女儿坦言:“以前帮他擦澡,我俩都痛苦,现在专业助浴师来了,我终于能好好陪他说话了。”陈阿婆的家人也发现,母亲沐浴后情绪稳定,家庭氛围明显改善。钱老伯和陈阿婆的改变,正在悄然影响社会对老年照护的认知。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失能老人需要的不仅是“活着”,而且是有尊严地生活,能体面地老去,就是最好的晚年。临别时,钱老伯的床头多了一瓶助浴师带来的桂花味润肤露。“现在他总催着我们问洗澡的小老师啥时来”,老伴笑着翻开日历预约下次服务时间。
更多关怀更多支撑
“沐浴阳光”项目自今年1月起正式启动,为期一年,服务范围覆盖区内11个街镇,将为400人次有上门助浴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务。通过服务,不仅保障失能老人的身体关怀、心理关怀、家庭关怀,更是通过“慈善进社区”,构建“孝亲敬老”人文关怀的社区生态。区民政局指导并协调11个街镇资源,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青浦区代表处资助并链接专业服务机构,上海群略商务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定向捐赠,形成“资金+政策+服务”的三维支撑,确保项目可复制推广。未来,在《关于支持发展老年助浴服务的若干意见(试行)》政策指引下,区慈善代表处将深入探索项目的造血能力,实现服务能力提升和规模扩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