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人间四月天 风回小院庭芜绿(中国画) 白兰花开时 大观园里的春光 挖笋记 桃花又见一年春
第14版:夜光杯 2025-04-22

挖笋记

朝颜

这一天的挖笋行动纯属临时起意。同事们相邀着去乡村踏青,没有很清晰的计划和目标,只为奔向大自然,不辜负这美好的春光。

车子在一路闲聊、一路赏景中驶进了泽覃乡地界。泽覃原名安治,取百姓平安、社会稳定之意,因毛泽覃烈士牺牲在此,1969年更名泽覃,是为纪念。泽覃乡离县城不算远,保留着非常好的自然生态,森林、河流、耕地,几百年来未被破坏和污染过,如今又修通了公路,真是春天踏青的绝好去处。

车子停在泽覃村口,沿着一条清清浅浅的小溪,我们且行且探索,无论是看见一丛野菜,还是捡到一株中药材,都兴奋不已。河边修了一条游步道,两岸绿树成荫,煞是清幽。淙淙潺潺的流水声、叽叽啾啾的鸟叫声,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就这样走向了一片竹林。吸引我们的是几个正在吭哧吭哧挖竹笋的男人,只见他们围着一个小土堆,撅着屁股、埋着头,用小竹枝不停地掏挖着什么。近前一看,原来是笋,又鲜又肥的大竹笋。起先我们不以为意,围拢过去参观了一会儿,见他们只能掰下笋的上半部分,不觉甚为可惜。心想,要是换作我,断不至于如此浪费。

这时,一位在竹林中逡巡的男同事突然大声惊呼:“快看,这里好多笋。”我们走过去,瞧着黑黢黢的泥土,果然,看见几片极小的笋芽儿正在冒出土层。虽然笋出土前总有迹象,比如那一小块泥土会略微抬高,会变得更加松软,但从颜色上不易辨别。如此细微的变化,以我的视力是极难发现的。要挖吗?我们有些纠结,毕竟没有带锄头等工具,挖起来难度很大。“就当一次体验呗。”不知是谁先提议的,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于是纷纷去各处寻找“工具”。幸而竹林里有不少被人砍下的小竹枝,有的还砍出了尖尖的利刃。我挑选了一根,试了试,甚为称手。

挖笋行动正式开始,我占据了一块地盘,将笋周边的泥土一点点挖开。随着土坑越挖越深、越挖越大,竹笋渐渐露出了完整的形状。哇,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大,我有十二分的欣喜,手上的动作也越来越麻利。今年开春后,我还没有吃上笋呢,要是能炒一盘自己亲手挖的笋,想想都妙不可言。挖得差不多了,就得想着怎么把它掰下来。然而掰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手上一使劲,笋应声而断,只掰到顶部的一点点,相当于下半截笋都被浪费了。我十分懊恼,原来自己和之前遇到的挖笋人没什么区别。很多时候,我们的行动能力并不如心中所愿,眼高手低是多么容易犯的错误。

直到去田边挖野菜的女同事赶过来,情况才发生根本性转变。她带了一把水果刀,原是用来割野菜的,恰好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笋挖至根部后,用水果刀在没有老到割不动的最佳位置拦腰一切,再用力一掰,我们就得到了一棵完整的笋。有了这把水果刀,我们简直如虎添翼,那个视力好的男同事不断发现新的目标,我和另外两位同事不断挖开一堆一堆的土丘,将笋整个地刨开,拿水果刀的女同事则不断地奔忙着过来切笋。春风吹拂着我们汗涔涔的脸,如此默契的合作,简直让人想放声高歌一曲。几个来村里采摘艾草的女人,提着蛇皮袋充满艳羡地望着我们。我猜,她们要是带了工具,保准也会忍不住挖上几个。

一个小时过去,我们战功赫赫,几个塑料袋装得鼓鼓囊囊的,由男同事拎在手上,说说笑笑地朝竹林外走去。在小溪边洗净了双手,时间已近正午,肚子也已咕噜咕噜唱起了空城计。一个同事提议:“找一个农家乐吃午饭去。”大家一致赞成。来到农家乐,挑了个大笋交给店家,嘱他们配腊肉炒上一盘。不多时,春笋炒腊肉端上桌来,红的红、白的白,油油地泛着亮光,夹一筷子入口,香脆爽口,不亦快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