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长滩这座滨江大城不仅承载了上港老码头的焕新巨变,也把昔日“工业锈带”改造成如今的“生活秀带” 杨建正 王建民 摄
本报讯(记者 郭剑烽)昨天在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传出好消息:黄浦区、普陀区、虹口区、宝山区悉数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区。
会上认定命名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和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上海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主体在受表彰范围之列。黄浦区、普陀区、虹口区、宝山区悉数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区,这样,上海的全国文明城区总数达到15个。此外,50个村镇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村镇总数达到144个。127家单位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总数达到395家。22户家庭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总数达到42户。20所学校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文明校园总数达到36所。
昨天,本市王育竹、彭卫等2位同志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杨德广等8位同志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道德模范总数达到14人,获提名奖总数达到75人次。
王育竹院士是我国著名量子光学专家,长期从事原子钟与冷原子物理研究,他带领团队研制出的铷原子钟在我国多项国防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彭卫是奉贤区税务局的一名一线税务人员,他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家人,关爱亲属成长,为需要帮助的老人施以援手,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孝老爱亲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
近年来,上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总体部署,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为打造新时代城市文明上海样本探索了新路径、新方法。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本次大会重要精神,上海将锚定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强化价值感召、彰显人民中心、深化改革创新,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深化推进从文明城市创建向城市文明建设转变,着力突出人民性、强化系统性、提升有效性,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气象新局面,持续推动城市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