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甜蜜经济(涵盖婚庆、旅游、餐饮、文化创意等领域)正呈现多元化、品质化发展趋势。为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挖掘新兴消费场景、优化行业服务供给,虹口区消保委(市消保委健康消费办)近日开展了针对2000余位消费者的甜蜜经济消费需求调查,揭示当代年轻人在婚礼消费方面的行为特点、消费需求以及消费困扰。
看重浪漫自然氛围
本次调查中,男性占比55.44%,略高于女性,打破了“甜蜜消费由女性主导”的传统印象。在预算方面,44.11%的新人总预算集中在5万—10万元,显示出理性消费与品质追求的平衡。
在婚礼形式方面,38.18%的新人首选户外草坪/海岛婚礼,浪漫自然的氛围压过传统酒店宴会(34.47%),此外主题沉浸式婚礼(20.13%)也逐渐崭露头角。
在策划公司的选择上,新人最看重预算控制能力(53.12%)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41.44%),创意案例(38.97%)与应急保障(21.46%)次之,体现出对“性价比+科技感”的双重需求。
42.83%的新人要求司仪熟悉本地习俗,40.50%看重控场及应变能力,个性化风格(34.12%)与新人之间的充分沟通(31.11%)也不容忽视。
VR预演AI助手介入
在创新服务方面,VR场景预演以4.54分(满分5分)成为新人最感兴趣的创新服务,71.12%的受访者给予4—5分的好评,沉浸式体验颠覆传统筹备模式。AI技术也成为新宠,50.1%的新人希望引入虚拟形象婚礼助手,42.93%期待大数据匹配服务商,智能预算分配(33.48%)和情感数字化存储(18.3%)也进入视野,科技正重塑婚礼体验。
在婚宴中,近半数新人(49.31%)将食材品质与安全性列为首要考量,远超菜品创意(24.68%)和氛围营造(22.26%);每桌预算集中在3000—5000元(41.44%),兼顾体面与务实。
蜜月旅行方面,34.47%偏爱海外浪漫海岛,27.25%钟情国内小众目的地,21.51%选择文化深度游;40.65%最期待当地文化体验课程,私密性保障(32.29%)和旅拍服务(18.25%)紧随其后,彰显“体验型消费”趋势。
限时优惠影响决策
调查中,也发现了“甜蜜经济”的消费痛点与服务缺口。42.04%的新人呼吁提升价格透明度,35.66%关注服务质量稳定性,流程设计(12.76%)和科技应用(9.3%)也仍有优化空间。同时,49.36%的新人期待宠物参与式婚礼,婚前心理咨询(40.31%)和单身派对策划(36.84%)也呼声较高,银发族纪念日服务(13.45%)则反映出多元化需求。
调查发现,甜蜜消费群体在作决策时最易被限时优惠活动(49.06%)打动,而跨界联名(26.31%)与科技展示(15.23%)影响力较弱,凸显出“情感共鸣+性价比”的双重打动逻辑。有54.2%的受访者依赖垂直类App(如婚礼纪)来获取信息,43.13%通过社交平台KOL推荐,线下体验店(29.62%)和亲友推荐(10.68%)退居二线,数字化渠道已成主流。
对此,消保委建议,应瞄准“科技赋能+品质升级”共塑甜蜜经济新生态。商家应聚焦户外婚礼、VR预演、AI助手等创新服务,强化预算透明与流程数字化管理,开发新人IP手办、场景微缩模型等文创周边,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行业规范方面,应加强婚宴食材安全监管,定期抽检公示。推动宠物友好、银发服务等细分领域标准化,填补服务缺口。
而在消费引导方面,新人可善用垂直App和KOL测评,优先选择具备预算把控能力与应急保障的策划团队,理性规划消费,让甜蜜时刻更安心难忘。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