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当夜色降临,市民游客在“思南夏至音乐日·气泡慢摇节”活动现场观看音乐表演 杨建正 摄
上海素有“不夜城”之称,夜间活跃度多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今年6月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显示,2024年上海的夜间活跃出行人次403万,酒吧数量2906家,夜间灯光覆盖上海75%的面积,全年上映夜场电影26.49万场,夜间公交活跃范围1975平方公里。
近年来,上海持续出台多项鼓励夜间经济融合创新的政策举措。从在全国首创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到推出一批点亮城市生活的“夜生活造梦师”,这些都成了上海夜间经济蓬勃发展、不断创新的内生动力。
上海的夜,是奔跑者挥洒的汗水,是夜市里升腾的烟火,是书页间流淌的诗意,也是酒吧中迸发的激情。2025上海夜生活节推出了5位“夜生活造梦师”,让我们走近其中3位,聊一聊魔都创“夜”故事。
>>>详见第4版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