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发射末制导火箭弹
炮班班长下达任务
火箭炮分队进行通联
自行加榴炮开火
塞北草原腹地,一场融合多兵种协同、全要素对抗的实战化演练正在如火如荼展开,此次演练主角是以“信息主导,火力主战”著称的炮兵旅,他们要在此淬炼全域作战的“火力利刃”。
钢铁洪流破雾穿云
凌晨4时,薄雾尚未散尽,急促的警报声打破营区的宁静。“命令火炮分队快速向射击地域机动!”随着指令下达,数门远程火箭炮如钢铁巨兽般刺破晨幕,向百公里外的预定地域疾驰。此次演练全程设置复杂电磁干扰、临机导调等实战化条件,部队需在陌生地域完成远程机动、阵地构设、火力打击等一系列任务。
机动途中,“敌情”接踵而至:电子对抗分队实施全频段电磁压制,无人机群模拟敌方侦察,工兵分队快速应对道路损毁……官兵们依托新型指挥信息系统,实时共享战场态势,动态调整行军路线。远火营长梁栋介绍:“我们采用‘多梯队交替掩护、多路径隐蔽机动’的战术,在‘敌’火力盲区穿插迂回,有效提升了战场生存能力。”
火网织就战场绞索
抵达作战地域后,各分队迅速展开行动。侦察兵利用无人机等装备构建立体侦察网,将“敌”阵地坐标回传指挥所。指挥车内,参谋人员通过新型射击指挥系统,综合电子侦察、光学侦察等信息,快速解算射击诸元。
“表尺×××,方向向右×××……装填,放!”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激光末制导弹药拖着尾焰直扑“敌”坦克顶部。实时画面显示,炮弹精准命中目标,“敌”装甲集群瞬间瘫痪。据介绍,此次演练创新采用“多弹种协同打击”模式,针对不同目标性质灵活选用激光末制导弹、云爆弹、宣传弹等弹药,实现了“点穴式”精确打击与“面杀伤”火力覆盖的有机结合。
在另一处阵地,远程火箭炮群实施集群火力覆盖。数十枚火箭弹如流星般划破天际,精准覆盖“敌”防御工事。“远程火箭炮射程远、精度高,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新质铁拳’。”近年来,这支分队远赴大漠戈壁探索新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总结出“快打快撤、精打要害”等训法战法,有效提升火力打击效能。
多维战场淬炼硬功
此次演练特别设置心理战环节,在夺取电磁优势后,部队迅速对“敌”4号高地实施心理瓦解射击。射击指挥系统算出落点,搭载宣传单的宣传弹凌空炸开,信息覆盖“敌”阵地。在强电磁干扰与心理攻势作用下,“敌”指挥体系陷入瘫痪,心理防线最终瓦解。
中军帐内,各作战要素紧密联动:电子对抗分队实施频谱压制,切断“敌”通信链路;工兵分队快速开辟通路,保障装甲集群突击;侦察分队与无人机部队实时共享目标信息,引导火力打击……“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任何单一兵种都难以独当一面。”该旅领导介绍,他们通过将侦察、工兵、炮兵等多兵种专业力量纳入战斗编组,依托信息系统实现“侦、控、打、评”链路贯通,全面提升了部队协同作战能力。
演训中,部队同步采集多型装备在极限条件下的战术技术参数,为优化作战方案、提升装备效能提供数据支撑。某型自行榴弹炮在高原环境下的射击精度数据、新型指挥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性能等,都成为下一步训练改革的重要依据。
热血铸就胜战之魂
在演训场的一角,“董存瑞班”战旗猎猎作响。作为英雄传人,该班官兵在此次演练中表现尤为突出:班长赵震带领全班战士操作火箭炮,发发命中目标。
暮色降临,演训场依然炮声隆隆。这场持续昼夜的高强度对抗,全面检验了部队多兵种协同、全时段作战能力,也为锻造全域作战的钢铁劲旅积累了宝贵经验。正如总结会上所说:“只有把训练当战争来打,才能在战争中赢得胜利。我们将继续以实战化训练为抓手,让英雄血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为祖国和人民铸就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于德新 张鹏 张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