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出梅后中暑风险增加 公告 今夏真的会“热到破纪录”吗?
第5版:焦点 2025-06-30

出梅后中暑风险增加

专家提醒户外活动要选择合适时段

本报讯(记者 马丹)今天9时05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据预报,副热带高压将继续西升加强,本周上海晴、热、晒,前半周最高气温大多维持在36℃~37℃,本周中后期,气温还会进一步走高,最高气温或可冲到40℃。上海市气象局服务首席邬锐提醒,“白天太阳辐射强,近地面热量积累导致大气不稳定,容易触发短时强对流天气。市民需关注局地雷雨预警,尤其在户外活动时做好防范。”

最早出现的40℃、史上最多的“40℃+”……上海最近几年的夏天频频刷新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纪录。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的一项研究表明,根据过去的市民中暑情况,上海地区存在两类容易被忽视的中暑高风险天气:一是“出梅”后首个持续3天及以上的高温天气,这可能与社会、家庭预防措施不充分以及身体机能尚未适应有关;二是白天夜晚气温均较高的天气,统计发现在日最高气温≥35℃和日最低气温≥27℃的天气下,中暑风险远远高于只有白天出现高温的情况。

昨天上海已出梅,因此也正处于中暑风险较高的阶段。对此,健康气象专家提醒市民:

■ 要关注高温预警情况,减少外出和户外工作时长,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 户外活动要选择合适的时段,避免在上午10时到下午4时紫外线最强烈的时段运动,防止中暑;

■ 开启空调温度不要过低,尤其是低龄儿童、年迈老人入户和出户最好要有个适应过程,避免“一冷一热”引发身体不适;

■ 不要长时间在车辆等狭小密闭空间休息,尤其注意大人离开时不要将孩子留在车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