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
智慧快餐 枝头熟 急用先学 一张旧报纸里的收藏故事 钓夏 蚊烟四起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5-07-20

枝头熟

周华诚

一个多月前,在网上订购贵州的蜂糖李,之后便翘首以待。包裹抵达后拆开,心头冰凉,几乎厥倒,那满目青绿生硬的小李子,竟自四川眉山寄来。远途邮购鲜果,果然难逃此般失落。

为何执意寻此李?原来两三年前,我到贵州普安访茶,住在普安县城。宾馆楼下小公园里有一个自然聚集形成的小市场,卖烟叶的、卖草药的、卖各种水果特产的。有一妇女在卖一种本地蜂糖李,黄澄澄,圆滚滚,漂亮极了。实在受不了这颜色的诱惑,半信半疑买下少许,只一口,味蕾惊喜如逢故人——这分明是多年未遇的童年滋味。

这样的李子,很多年没有吃过。故乡那被唤作“黄李子”的土种,早已被红心李、红布朗取代,现在,连一棵黄李子的树都找不到了。

此番网购蜂糖李踩坑,想来也非商家之过。果子至味,终究抵不过“枝头熟”三字。一枚果子经历充分的阳光雨露,只有在最合适的时间,方能抵达美味的巅峰。少一天不行,少一天,果子还生涩;再多一天也不行,多一天,果子就落了。如果要远寄,自然是要提前采摘,以免果子在漫漫旅途中熟烂,因此那果实的鲜美甘甜,便只能是镜花水月。

枝头熟的水果,是自然慷慨的私语,亦是当下人舌尖上的奢侈。恐怕只有居于乡野,才有这样的福气。

由此想起那些娇贵的东西——譬如蓬蘽,或大水泡一类野果,摘时手势稍重,便汁水横流,非得小心摘了,小心用碗盛着不可。至于杨梅,亦难远行。若有人肯摘下一碗果子,步行一小时送到门前,便是古人恋爱一般的情意了。

世间美味,多有几分固执脾性,若以今日商业目光对之,便只能粗暴改变其天然性情——果皮要厚,外壳要硬,成熟需迟缓,鲜果的纯真品性,在迢迢邮路中终究被盘剥,只成为工具。

去年盛夏,我在新疆,白桑葚熟透枝头,微风轻拂中,果实便如珠玉自然掉落掌心,入口甜润异常;又于地头,采食小白杏,入口满口清甜,恍若吮吸了阳光的精华。在嘉兴桐乡的梧桐街道槜李园中,我采食槜李,那槜李可以吸食,丰盈的浆汁在唇齿间流淌,美如泉涌。

我假装自己是一只鸟,藏身于枝头果实之间,任性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鸟雀与虫儿何等幸福,它们只认准枝头至甜至美的那一口。由此,我也明白,要想真正品尝蜂糖李的甘美,唯有奔赴树下。

我遂买了三棵蜂糖李树,在院子里栽下——有些事情,值得等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