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星期三
吃很重要:《谁来决定吃什么》 《周髀算经》原来不只是数学书 《水在岛中央》 面对生活的炙烤,如何内心不打“结”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5-07-20

吃很重要:《谁来决定吃什么》

默音

◆默音

默音:小说家,译者,著有《甲马》《她的生活》《笔的重量》等

时至今日,早已分不清我是陈宇慧(田螺姑娘)的菜谱读者还是播客听众,她常在公众号“田螺姑娘hhhaze”发布适合家庭操作的食谱,还主持两档关于食物的播客“厨此以外”“饭不着”,以一种可以说是高强度的节奏向大众传播她关于吃的心得与探索过程。尤其在“厨此以外”,她和一家家餐厅老板或大厨聊天,他们竟然也就爽快地道出普通食客好奇而无从得知的答案,为什么选择某道菜作为招牌菜,背后有哪些食材或制作上的秘密,地方特色餐厅如何在外地保持生命力……当我们哀叹现在的不少餐厅吃起来是复制粘贴,毫无新意时,她仍在孜孜不倦地发掘好餐馆,同时教人们在家以自己的双手做出好吃的一餐。

陈宇慧无疑是在食物之路上钻研颇深的传道者,当她的新书《谁来决定吃什么》面市,爱吃的我当然要读。可能因为听多了播客,读书时自动代入她的嗓音,多了几分亲切感。全书分三辑,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人与食物的关系,不仅是我们置身的此刻,还有每个人的过去与未来。从葱姜蒜、番茄炒蛋,到每个人的忌口和拓宽的可能性,再到菜场买菜和电商平台购货的细微比较,读者不难发现,陈宇慧关心的不是一己的食物体验,更作为食谱作者将目光投向她的受众:在忙碌的当下,大家还有没有可能下班后做一顿好饭?

她是个一心爱吃的人,从小便显露端倪。湖南曾经流行“酸辣鱿鱼卷”,在物流尚不发达的年代,用泡发的干鱿鱼,靠调味和刀工造就酸辣爽脆的口感。她磨着爸爸做,起初爸爸不懂诀窍,成品很糟糕。后来向厨师“取经”,终于做得像餐厅一样。在这样有着良好食物氛围的家庭中成长,她尝试着做菜谱中看到的陈皮蒸鱼,却不知道做菜的陈皮是什么,用了零食,结果可想而知。灾难性的陈皮蒸鱼是后来教大众做菜的食谱作者的起点,中间的若干年跋涉,付出的努力,恐怕只有她本人清楚。正如她书中的句子:“食物是可以体验和记录人生的,这是我在厨房里真正学会的东西。”

很喜欢书中关于家庭的细节。例如她回老家逛菜场,看到炸得金黄的现炸油豆腐,加了摊主微信,回北京后联系摊主下单,对方说,你妈妈今天来买过,要给你寄。以及,她妈妈到北京小住,老人牙口不好,她特意把鸡胗的银皮切掉,做出脆嫩的炒鸡胗,妈妈很喜欢。全家人的年夜饭在北京吃,她不想做一大堆然后吃几天剩菜,于是一切从简。没想到那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过年,她写道:“早知道如此,我肯定……我也想不出如何重过这个年,怎么隆重怎么来吧。”这是整本书克制且诚恳的写作中,最为柔软的一笔。

书不厚,一两个小时便能读完,我特意放慢速度,用了几天陆续读完。读的过程中不时停下来,思绪飘飞到自己吃过的、做过的、想做的。也许就在这些读与想的间隙,有些无声的变化,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厨房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