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闽
年初住了次医院,查出了冠心病,医生对我说,要戒烟限酒。一个朋友是营养师,她说戒烟要一点一点戒,不能一下子不抽,那样容易引起免疫功能紊乱。她说的当然有道理,问题是我怕抽着抽着,又戒不掉了。于是,下定了决心,立马戒断,不给自己任何缓和的机会,至于什么免疫功能紊乱,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我是个有坚定信心的人,要是铁了心去做一件事情,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我还是低估了烟草的魔力。尽管我将家里库存的几条烟都送了人,但只要打开电脑准备写作,就习惯性地找烟和打火机,心里特别地焦虑。嘴巴里无烟可叼,脑海里一片空茫,一个字都跳不出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电脑屏幕上还只是一个题目,正文部分空白一片。焦虑感越来越深重,嘴巴里也十分苦涩,十分难过,这可如何是好。问一个成功戒烟的朋友,他说当初戒烟也有类似感觉,通过吃糖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又是个糖尿病人。实在没招,我冲下楼,跑到小区外的超市,买了一包香烟和打火机,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写完手头上这篇文章再戒吧。
回到家,钻进书房,关上了门,迫不及待地拆开烟盒,取出根烟,叼在嘴巴上。正准备点燃时,门被推开了,女儿出现在我面前。她盯着我说,爸,你不是戒烟了吗,怎么又抽上了。我十分尴尬,将那根烟塞回了烟盒里,不能在女儿面前失信。女儿笑了笑说,你抽吧,我不会管你的,反正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她说话语气平静,却让我心潮汹涌,在生命面前,抽烟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将烟递给她,让她帮我扔了。她笑着说,真的舍得?我点了点头。她拿着那包烟,出了门。那个晚上,我是硬着头皮写完了那篇千字短文,花了四个多小时,这对我而言,是罕见的缓慢写作。无论如何,我在无烟状态下写完了一篇文章,这是崭新的起点。
可以说,戒烟半年多来,写的文章比之前少了,也经常会想抽烟,焦虑感也是会有的,如果抽上一根烟,会很痛快,可这种痛快对我无益。假如我写作时抽烟是一种习惯,那么我现在正在养成另一种习惯,就是不抽烟的写作,我正在加快这种健康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