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0日 星期日
夏山晴翠(扇面) 竹席书香 关于钢笔 约恩·福瑟的源头 为什么鲁迅喜欢吃河南菜? 残留着旧日风姿的寂寥小镇
第13版:夜光杯 2025-08-09

残留着旧日风姿的寂寥小镇

徐静波

日本九州的七个县,我之前走过六个,去年所乘坐的邮轮进入了宫崎县的细岛港,游览了昔日的港市美美津和由海边的岩石断裂而形成的十字海,九州也算是走遍了。不巧,那天大雨滂沱,水汽弥漫,许多景物都被一片朦朦胧胧的雾霭笼罩了,实际的体验感有些弱。今年六月得以再度造访,梅雨季中奇遇了蓝天白云,在美美津的老街上悠然徜徉了一个多小时。

宫崎县域,古称“日向国”,近代以前由高锅藩统治,1918年白桦派的文学家武者小路实笃等在这里的木城村创建了“新村”,试图建立一个集体耕作、集体互助的乌托邦式的田园村落,翌年与白桦派书函交往密切的周作人,还被邀请到这里来考察,周后来写过一篇《访日本新村记》,四十来年前读过,印象颇深,也由此知晓了“日向”这个地名。

美美津这个小镇,北侧有一条美美津川的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形成了一个小港湾,室町时代的14世纪初,因与中国的贸易而兴盛起来,1740年曾在该地挖掘出了240枚明代的钱币“洪武通宝”。江户时代,渔业、航运和商业的繁盛带来了更加兴旺的人气,形成了上町通和中町通两条纵向的大街,明治四年的1871年还曾设立过美美津县(日本的县,在行政区划上相当于中国的省),后被归入宫崎县,隶属于日向市。近代以后,因港湾狭小和地域偏僻,逐渐衰败下来,然因其昔日街市保存得完整,被认定为“国家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前几年对该地区的老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并复建了几栋圮坏的旧建筑,1992年在中町通重新铺设了石板路,只是电线仍未埋入地下,多少有些异样。江户时代的老屋,多为一层或两层,不同于中国江南的粉墙黛瓦,其一层,多为木制的“虫笼式”窗户或门户,“虫笼”,就是半个世纪前我们儿时玩的关金龟虫的小笼子,“虫笼式”,就是施以清漆的细长的木格子窗,墙面则涂以白垩,也有粉墙的风韵。普通的民居,抑或富家的商号,都是此类建筑。诸如美美津轩、木棉屋,明治初期建造的“藤屋”“矢野家”等,江户末年当地财力最富的,当推从事货物转运船的商家“河内屋”,后来毁损,十来年前又重建,现在是日向市历史民俗资料馆。也有两幢风格迥然的明治风的洋式小楼,一为早年西医的诊疗所,一为邮局,角落有一个橘红色的圆形邮筒(日本的邮筒至今仍为橘红色)。

我一个人在街上闲走,在近海边的阴凉处,遇见一位蓄着白须的老者,便与其搭话,他颇为感慨,谓现在镇上的居民多为老人。我问他有否在海边垂钓,他说有,鲷鱼较多,每次可获得五六条,分给左邻右舍大家一起享用。又走进一家原来是近藤家的宅邸,现在是美美津“中心”,可购物小憩,货柜的后面,是一榻榻米的大屋,中间有可开合的纸糊移门,上绘有清雅的水墨画,再里面,是一白纸糊的格子窗,窗外是阳光下明晃晃的竹木扶疏的庭园。真想坐下来喝杯茶。与几位薄施粉黛的妇女(差不多也是六十岁前后了)搭话,她们也是为如今的寂寥一声长叹。买了一瓶一千克的蜂蜜,仅670日元,是“八女养蜂场”的产物。

镇的北端,是美美津港,海岸上只停泊着几艘小的游艇。据《日本书纪》记载,这里是当年创始日本的神武天皇带队坐船东征的出发地。其实这都是胡诌的历史,神武天皇纯然是杜撰的故事。即便是虚构,每一个民族都愿意自嗨悠久辉煌的历史。

虽然有些冷寂,这里仍然值得慢慢品味,慢慢闲走,在近藤家的旧宅席地而坐,品茗闲叙,瞥一眼户外的风景,还有海风习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