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1日 星期一
业委会迎来“小秘书” 清凉港湾让全年龄皆享乐趣 有事“码上办”投诉马上管 “天清爽了,心里也亮堂了”
第4版:社区新闻 2025-08-11
业主服务中心支撑基层治理

业委会迎来“小秘书”

芷江西路街道

专业后援团

上午8时不到,陈菲的微信提示音就响个不停。这位80后姑娘是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城上城小区新上岗的业委会“小秘书”。她一边回复着手机里跳出的消息——“3号楼电梯异响”“小区花园积水严重”,一边在电脑前为即将召开的业主大会准备会议材料。

“多亏街道业主服务中心手把手指导,还有‘小秘书’加入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如今业委会运作规范,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业委会主任陆先生感慨道。

“啃骨头”破僵局

多年前,拥有1500多户居民的城上城小区因业委会“组建难、运作难”陷入管理僵局。2016年,芷江西路街道在全市率先成立业主服务中心。“当时小区业委会选举困难重重,我们在每个环节为居民区‘把脉问诊’,用296天啃下‘硬骨头’。”相关负责人回忆道。

此后,中心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凯成苑、光华坊等6个小区的换届改选中。专家团队指导新的业委会成员学习法规、议事规则,助其快速履职。同时,建立业委会年度评估机制,对所有业委会实施“一对一”线下指导。

有“热情”有“专业”

“扫码就能投票计票,太方便了!”三兴居民区业委会首次使用二维码进行业主大会表决,参与率创历史新高。这项由“小秘书”朱文蔚参与试用的创新举措,正是业主服务中心去年推出的业委会“小秘书”制度的成果。

要做好业委会的事,只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唯有“专业”,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目前,街道下辖18个居民区均已设立业委会“小秘书”,在文书起草、档案管理、程序规范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撑,更主动承担沟通协调、矛盾化解职责。

“小秘书”陈济一上岗,便摸清了复元坊小区的状况。面对维修资金紧张导致无力更换设备的困境,她向居民区党总支汇报争取支持,并联动物业、业委会优化方案、整合资源。

10年间,芷江西路街道业主服务中心累计指导解决电梯更新、停车管理等民生难题300余件,纠纷调解成功率保持在近80%,成为基层治理的坚实支撑。

本报记者 陈佳琳 特约通讯员 郁婷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