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
挖掘中国古老树种的香气 兴趣痛点相结合亚宠展上弄潮儿 戴从容  翻译“天书”,我下了笨功夫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三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露天观影 水岸漫步 竹椅纳凉 看!好一幅惬意的申城消夏图
第1版:一版要闻 2025-08-24

看!好一幅惬意的申城消夏图

夜幕降临,晚风轻拂,吹走白日的喧嚣和疲惫。晚上8时,漫步苏州河畔,粼粼波光与城市景观在此交织成诗,孩子们追着晶莹的泡泡一路欢笑。来到钱家滩路,竹椅竹凳、西瓜冰饮、全家围坐,小时候纳凉消夏的场景又回来了。夏夜,暂时告别空调房,申城市民走出家门,在滨水空间、烟火集市、城市街头,找到一份放松与清凉。

魔术、民谣、泡泡节……本周末,苏河左岸生活节在苏州河畔启幕。以月光为席,借晚风谱曲,轻柔的民谣弦音送到耳边,带领我们找到内在的宁静。走到亲水平台,微风中夹杂着河水的味道,正在这里举办的“在水一方”光影艺术作品展,有着让人着迷的人文气息,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欣赏。

夏日的滨水空间总是热闹的。黄浦江的另一头,西岸梦中心正上演着音乐会,年轻人举起手机,跟着旋律一起摇摆,组成片片星海。另一边,人们在草坪上坐卧自如,大银幕上的光影故事,点亮了城市的夜空,也击中了万千观众的心——“一下子就想起了童年”。

露天电影的松弛感到了钱家滩路,就变成了竹椅竹凳、蒲扇凉席。这些传统的纳凉工具,承载着那些年最清凉的记忆。当城市街巷重现竹编桌椅、茅草屋顶,整条街仿佛自带“降温buff”。大人们摇着蒲扇品尝小吃,孩子与宠物在周围奔跑,恰是时下流行的“氛围感”。

这个夏夜,泳池里随处可见劈波斩浪的运动达人,商场外的戏水池则成为孩子们打水仗的天地。文旅场馆是躲进时光里的避暑地,带领观众畅游古今,穿越山海。夜市中的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烤串加啤酒,冰粉配西瓜,把夏夜的燥热一口吃掉,只剩下身与心的酣畅淋漓。

上海的大街小巷,原来藏着无数消夏避暑的好去处,在这幅丰富多彩的夏夜纳凉图鉴里,感受悠闲与惬意的城市生活。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