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自荣
新民晚报8月14日新闻版报道了这样一条震撼人心的消息:88年前,一位法国人饶家驹以创立南市安全区的壮举,拯救了上海三十万难民。
而我在这里书写的这位英雄,巧得很,也是一个法国人。他是个医生,名字叫贝熙叶。
是北京的朋友邀合作,录制广播剧《贝家花园》。我因而得以“结识”这位可敬的贝熙叶大夫,在剧中,我就扮演这位贝大夫。按照我的习惯,我本会在此文中,从着重理解开始,抒发我在塑造角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但我决定不这么写,而要以满腔热忱,向大家推介这位贝大夫,让大家都知道他,知道他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我首先被他骨子里的那份使命感深深打动。救死扶伤,是医生的使命。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广播剧开头就有这样一个情节:他坐在疾驶的车中,突见一个老大娘拦路:“来人啊,快救救我儿子,他被日本人的刺刀捅了!”贝大夫即呼:停车。车上有人劝阻:算了,战争难民这么多,你救不完的。贝大夫回答:“不行,能救一个是一个!”话音未落,他就打开车门,朝有生命危险的难民冲了过去……
七七事变后,面对北平城内到处都是难民、伤员的严酷现实,贝大夫认为,自己有许多要紧的事必须做,如:成立红十字队,为民众、难民义诊等。这些救死扶伤的事很快在他策办下一一做起来了。而我注意到,此时他年事已高,完全可以像别人所建议的马上到上海去避乱,然而他遵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自觉:我是医生,北平需要我。就这样,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
我还要告诉大家,贝熙叶大夫的原则和信念的坚定和鲜明。他常常推心置腹地对朋友直言:“人可以在强权上求生存,但不可以没有自己的立场。面对日本人,人应该有点气节。”又说:“我没有你们说话那么绕圈,我可以告诉你,鸡蛋和石头,我站在鸡蛋那边!”了不起的贝大夫!他为何能拥有这样坚定的信念?谜底还是他自己揭开了。在一次和特殊身份的“牧师”黄浩对话中,他深沉地坦言:“我是法国人,我爱我的祖国。可是面对法西斯德国,法国政府选择了投降。我的祖国就这样沦陷了。我真是不甘心。可是中国不一样。从九一八事变到现在,日本侵华十年,中国人一直在不屈不挠地抗争,从不言败。所以我要帮助你们。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一定会赢!”啊,原来如此。我于是大悟:所以,他会在卢沟桥事变那天,冒着枪炮,把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拍下来,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证;所以,他会巧妙地和不速之客、日本军官松井次郎周旋,摆脱所谓中日亲善“新民会”的圈套;所以,他会两次误会来贝家花园的那个朋友,以为他是在做黑市买卖、挣黑心钱、发国难财;所以,他不但无私帮助中国民众义诊,还替中共地下党秘密从城里向根据地运送药品和电台,开辟了自行车的“驼峰航线”,他的住所实际上成为抗日的秘密交通站……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啊,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胜利来之不易,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一定要万分地珍惜。在抗战中帮助过中国人民的国际友人,无疑不应忘记,像贝大夫这样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外国友人,更要记住他们。
北京的朋友告诉我,贝熙叶大夫在北平的住处——贝家花园,幸获保留,现已成为北京海淀区的一个特殊景点。朋友,你若去北京游览长城、故宫,有时间也请你去贝家花园一游,相信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