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林
今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有道是:青史铮铮,永镌忠魂!惕厉千秋,长念斯辰。在抗战史迹的采访中,有一个上海故事是我多年来离不开的话题。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上海从事律师工作的王屏南,组织成立了“上海市民义勇军”,准备赴东北抗战。结果第二年(1932年),“一·二八”事变在上海发生,日军打到家门口来了,他率领200多人的“上海市民义勇军”,在宝山海防沉重打击了妄图登陆的日军,立下战功,受到十九路军军部的嘉奖和上海人民的赞扬。随后“七七”事变和全面抗战爆发,王屏南的儿子王宇钦也从西南联大毕业,奔赴缅甸战场。王宇钦担任驻印军和盟军之间的翻译联络官。一天,他率突击队深入敌占区侦察,在纵林中发现日军的一个高地上有拿望远镜的人影在晃动,于是组织了一个小组,悄悄摸上去……结果把这个日军官用绳子绑着活捉了回来。王宇钦发现他会说中国话,于是就做他的工作,劝他认清形势,并给他听盟军的广播。
王宇钦跟他讲:现在德国已投降了,这场战争也将近尾声。日本军队在东南亚一带还有十几万人,若能早点投降,可避免再白白地牺牲掉。只要你肯合作,我会尽力设法保全你们的性命。你把日军在缅甸的重要据点、驻军人马、兵力分布,以及部署情况写给我,我们会通知美军飞机不要去轰炸。他起初一直怀疑,但最后终于写了,签了他的名字:辻政信大佐。当天晚上印缅战区司令索尔登将军打电话给王宇钦,说:“王,你的东西我看到了,这时候你的情报比什么宝贝都要好,在破解日军的军力和部署等情况下,我们可以很快地结束缅甸战事,并会减少许多牺牲。”不出所料,在四个星期之后,整个缅甸战事结束了。那么,这个日军大佐该怎么处理呢?结果是辻政信被改名换姓,送到上海日侨集中营里面,当作日侨送回日本去。这个解送任务又落到了王宇钦身上。这个罪恶贯盈的战犯因为这个交代,对结束战争有贡献,被捡回了一条性命。王宇钦将辻政信从南京解送到上海,经过昆山时,听辻政信一声叹息:“哎呀,我又到上海来了。”王宇钦就问他,这话怎讲?他说:“一·二八的时候已在上海参战。当时我是一个上尉,在上海宝山指挥登陆战。这是我首次打了败仗,死伤七十多人……”王宇钦这才知道,父亲在宝山的那一场仗,日军伤亡七十余人。不过,王宇钦未曾告诉他,那一仗守卫在宝山的,正是他父亲带领的上海市民义勇军。这事当真是最惊奇的历史巧合。
现在,在上海宋园路宋庆龄公墓里面,仍能看到王宇钦父亲王屏南的墓和谢晋元的墓相邻相伴。(本组文章由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