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不仅能吃到脆生生的有机竹笋,还能吃上好多来自高原的新奇蔬果;去云南、西藏、青海、新疆旅游也越来越方便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相关部门介绍,近年来,上海通过“上海企业+当地资源”“上海研发+当地制造”“上海市场+当地产品”“上海总部+当地基地”4个“+”协作模式,与对口地区在产业、消费、人才等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海企业+当地资源”
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百年传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晒出的一张农民笑脸的照片特别醒目。依托闵行区东西部协作帮扶,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引入百年传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当地建成竹产品加工生产线,带动当地230多人就业。盐津通过102万亩笋用竹资源,组织留守及返乡劳动力采笋,2.5个月采笋期内带动超1万人就业,既解决竹笋销路又促进农民增收。而它的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后大受欢迎。
“上海研发+当地制造”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具有耐旱、耐寒、耐盐性,适合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地区。西藏萨迦原本不产藜麦,经援藏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专家团队综合研判,认为萨迦县与藜麦原产地玻利维亚的环境较接近,具备种植藜麦的基础条件。从2023年开始,萨迦县扯休乡开展藜麦种源培育和种植工作,在不抢占青稞等当地主要作物用地的情况下,藜麦播种面积由2023年的2500亩扩大到2025年的1万亩,亩产超400斤,田间收购价约为青稞的5倍。2024年“萨迦藜麦”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前已建设藜麦深加工配套工厂,有效推动农户增收。
“上海市场+当地产品”
近年来,上海对口地区开发出不少新网红旅游打卡地,让上海人旅游目的地有了更多选择。
云南普洱是咖啡产地。沪滇双方携手星巴克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共同打造了普洱“共享价值、美丽星村”。在普洱市思茅区白沙坡村,村民围绕咖啡主题,打造了文旅产业业态,这里汇集了非遗文创体验、窑烤烘焙、溪间酒吧、有风马场等,成为网红文旅打卡点。
“上海—日喀则”援藏旅游包机自2023年开启以来,2024年创新性地推出“上海—尼泊尔加德满都—日喀则”援藏跨境旅游包机,2025年又推出“第三代”产品“上海—日喀则”援藏入境旅游包机。3年来,援藏旅游包机累计执飞20架次,输送游客2000多人次。
“上海总部+当地基地”
数智世界工业科技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企业。新疆喀什是上海对口帮扶地区。喀什地区莎车县棉花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莎车又是新疆第一人口大县,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方面有很大优势。在上海援疆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数智世界在莎车投资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全面投产后,年消耗棉花40万吨,生产纱线35万吨,年产值约75亿元、年利税约13亿元,带动就业6000多人。数智世界是智能化标杆企业,莎车项目全线配备先进数智化设备,这对推动当地传统纺织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