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灵
汪兄送我四枚新石器时代的石网坠,是他在江边捡到的。几十年来,他行走在川江边,用镜头记录江河及两岸生活之变迁。
网坠用小块鹅卵石打制而成,但不是一块完整的鹅卵石,看得出只是半边,打制后成了一个长条形状。被打击破开的那边边沿粗糙,原光滑的这边边沿中间又被打出一点凹形,拴绑在渔网上才不容易脱落。
我在很多家博物馆里见过石网坠。前不久,去重庆一家区博物馆观展,不仅见到了石网坠,还有多枚红陶网坠展示。红陶网坠比橄榄果稍大并长一点,且中间是空心的。博物馆为让参观者明白其用途,把一个个红陶网坠绑在绳结网上。我当即觉得有点不妥,善意地提醒讲解员:“陶网坠表面是圆弧形,直接绑上,捕鱼时会脱落的。它出现的年代比石网坠要晚得多,你看,更早的古人就知道把石网坠边沿打成凹形哩。”
“对的,陶网坠是空心的,应该从中间穿过去绑着才正确。”讲解员解释,“这些陶网坠出土时,里面塞满了泥土,我们担心损坏,就没捅开。”
“哦!”我点点头,弄明白了缘由。
照说讲解员的解释非常符合情理,我却格外意外:她竟然清楚事情的原委。我每到一个城市,必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综合性馆及专业馆都去。参观时,我往往想咨询点解说词以外的问题,讲解员基本作答:“不知道。”或很有礼貌地:“这要研究人员才能解答。”他们只是背熟了解说词。
我去的这家区博物馆规模很小,人手有限,听说讲解员参与了整个布展过程。我的“意外”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