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技术活 网坠 凌波仙子 叶老师的“美篇” 走进秋日诗行 曾引起文坛轰动?
第14版:夜光杯 2025-10-14

凌波仙子

陈飞

水雉,号称“淡水湿地之王”,也有“水凤凰”之别名,以其独特的羽色、修长的尾羽和优雅的姿态,成为摄影师镜头下的宠儿。

那天,驱车赶往苏州吴中区戗港的湿地。清晨薄雾还未散尽,我已悄然蹲在芡实田边的芦苇丛中。突然,一对正在育雏的水雉成鸟闯入眼帘。我把快门调至静音,连呼吸都刻意放缓,生怕惊扰了“凌波仙子”的晨舞。这种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对栖息地极为挑剔。它的警戒范围达50米,摄影者衣着一定要排除大红、大绿,做点伪装或躲在树丛中,这样才不会惊动到它。摄影者每天从黎明潜伏到日落,只为换取它一次毫无戒备的“求偶舞步”。

幼鸟出壳第三天,雌鸟开始教它们涉水觅食。我观察到,水雉会故意用脚趾拨动浮叶,制造涟漪以驱赶水生昆虫。这个瞬间需要预判——当雌鸟第三次低头时,幼鸟必将冲刺啄食。所以,你必须提前做好对焦、连拍模式、1/2000秒快门的准备。

光影与诗意是超越记录的表达。水雉繁殖期的羽毛有着金属般的光泽,阳光下,颈部会呈现从铜绿到绛紫的渐变。为了表现这种质感,我选择在暴雨后的阴天拍摄——湿润的空气像天然柔光箱,雌鸟低头梳理羽毛时,水珠顺着白色翼梢滚落,竟在暗色水面映出虹彩。此时用逆光构图,将曝光补偿降低1.3档,让背景化作天然黑幕。画面中,唯有水雉的轮廓被镀上一层银边,宛如从宋人册页中飞出的灵禽。

翻看照片,我发现其中一张虚焦了——雌鸟惊飞瞬间,尾羽拖出流动的光带,像一道逃离人类视线的闪电;忽然明白:最好的生态摄影,或许正是那些“未完成的画面”。它提醒我们:这些生灵允许我们窥见的,永远只是它们的世界的一个碎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