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切莫轻视切口疝  及早手术是正解 脑中风康复迎来新科技 从细节入手防老人跌倒 正确认识和应对阿尔茨海默病
第15版:康健园 2025-10-14

脑中风康复迎来新科技

“第二双手”联合脑机接口让行动再次灵活

九个月前,五十多岁的龚女士突发脑卒中,左侧肢体偏瘫,连举起水杯都十分困难,她的生活一度陷入低谷。好在经过静安区市北医院老年康复科的系统治疗后,如今龚女士重拾平素最爱,重新开始插花。

中风康复的目标不仅是让肢体重新活动,更要帮助患者重返正常生活。医生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手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再量身定制康复方案。龚女士在治疗中使用了手部外骨骼康复装置,这种“第二双手”能捕捉肌电信号,帮助手指完成屈伸动作,从而逐步恢复抓握能力。当她第一次用外骨骼举起水杯时,久违的笑容回来了。

更先进的是脑机接口训练,把康复直接切换成“加速模式”。训练时,龚女士戴上电极帽,盯着屏幕上运动员骑行的画面,尝试用意念让画面中的人物加速。屏幕上的变化并不是游戏,而是她大脑活动的直接反馈。通过这种方式,大脑的神经网络被不断激活,就像是在为损伤后的大脑重新铺设“高速公路”。这种技术的关键在于利用大脑的可塑性,让神经元通过反复训练建立新的连接,从而恢复对肢体的控制能力。研究表明,脑机接口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速度,也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对身体的信任感。对很多患者来说,这不仅是技术支持,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激励——他们能“看到”自己的努力正在实时转化为动作,从而增强了坚持康复的信心。

除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外,医护团队通过耐心陪伴和细微关怀,帮助龚女士走出失落情绪,重新建立自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她已经能够辅助完成简单动作,并能独自走在阳光下的走廊里。

脑中风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一旦不幸发生中风,应牢记“时间就是大脑”,尽快到有条件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康复应尽早开始,哪怕每天反复练习简单动作,也能促进大脑神经重建,同时把训练融入日常生活,例如用手拿勺子、穿衣服、系扣子,都能帮助功能更快回归。

市北医院将康复医学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重症患者在医院接受先进治疗,轻症患者则能在社区巩固康复效果,这种模式让居民感到安心。康复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生命与热爱的重逢,真正的意义在于让每位患者重新抵达心之所向和生活挚爱。

舒锦(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老年康复科主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