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
美俄领导人会谈取消  乌克兰问题突破更难 霸权裂痕下的华盛顿困局  美政府停摆引发秩序震荡
第15版:新民环球/论坛 2025-10-23

美俄领导人会谈取消 乌克兰问题突破更难

肖河

中国社科院外交政策研究室主任

美国总统特朗普原本17日要与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谈,然而就在会谈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通电话让特朗普改换调门,表示当前要点是筹备举行第二次美俄峰会,会晤地点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但22日特朗普又证实已取消与普京的会晤计划,原因是目前会晤不会取得成果。当天,美国财政部还宣布对俄罗斯最大两家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进行制裁。

上次峰会徒劳无功

两个多月前,特朗普和普京刚刚在美国阿拉斯加会晤,谈的也是乌克兰问题。如果说上次会议产生了什么影响,那就是给了乌克兰和欧洲一个机会把无法结束冲突的责任推给俄罗斯,推动美国同时加大了对乌援助和对俄施压的力度。单就促和而言,阿拉斯加峰会徒劳无功,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预判失准和急于求成。

然而,每次白宫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无功而返都会在中东得到“补偿”。特朗普之所以敢于在8月冒险召开美俄峰会,部分原因就在于美国6月对伊朗核设施发起的大胆打击不仅没有招致报复,以色列和伊朗的交火还很快平息,增强了特朗普在外交决策上的自信。9月特朗普在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时又提出“20点计划”,最终促成巴以停火。不论停火是否脆弱,这次斡旋到底给了特朗普十足底气和资本,支撑他再度在乌克兰问题上冒险举办美俄峰会。

加大对乌支持力度

虽然仍颇为冒险,但特朗普为拟议中的布达佩斯峰会所做的铺垫要比阿拉斯加峰会更多。

阿拉斯加峰会前,特朗普也试图对俄罗斯施压,称如普京不配合美国的促和,将实施新的严厉制裁。但对久经西方制裁的俄罗斯来说,特朗普的威胁更像“龇牙咧嘴”,丝毫没有为美国增加筹码。与此同时,美国虽然与其他北约成员达成了后者替乌克兰“代购”的新军援机制,但未对战场形势产生直接影响。

阿拉斯加峰会无功而返后,美国明显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在外交上,特朗普首次承诺会以直接派兵之外的方式参与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在联大与泽连斯基会晤期间,特朗普又破天荒地一改口风,表示在北约的持续财政支持下,乌克兰有可能收回危机爆发后丧失的全部领土。在战场上,不仅美援装备陆续抵达乌克兰,乌军还在美国情报支持下开始系统性地纵深袭击俄罗斯能源设施,攻击范围从波罗的海、黑海直至西伯利亚。

在一系列政策调整衬托下,特朗普称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暗示将升级冲突的威胁就不再是一眼能看穿的虚张声势。

乌欧陷入尴尬境地

在特朗普得意地保持舆论曝光度的同时,乌克兰及欧洲则陷入了尴尬境地,将美俄峰会地点放在布达佩斯更是对欧盟的公然挑战。

俄乌危机爆发以来,匈牙利在对乌、对俄政策上一直与欧盟立场相左。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近期加大了对欧洲援乌派批评的调门,也承受着来自欧盟的更多压力。由于欧盟和俄罗斯已相互关闭空域,普京如果要前往布达佩斯只有三种选择:其一是穿越乌克兰,其二是从土耳其、希腊、黑山和塞尔维亚绕道,其三是除匈牙利之外,欧盟再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或波兰等成员国也开放领空。从安全性和便捷性考虑,第三种方案最为恰当,只是会让欧盟看上去对俄罗斯“妥协”。但为避免激怒特朗普,欧盟并没有拒绝这一选项。就此而言,选择布达佩斯作为会晤地点像是俄罗斯在替欧尔班“撑腰”和“出气”。

不过,美俄峰会想取得突破并不容易。在和平条件上,俄罗斯并未展现出更多让步迹象,仍要求乌克兰撤出顿涅茨克、承诺永久放弃加入北约、限制自身军事力量且不得接受西方军事支持。即使美国愿意接受,乌克兰及其欧洲支持者仍然可以单独打下去。更何况,正如特朗普吹嘘的那样,当前美国的对乌援助不再是持续的负担,而是利润丰厚的交易。即使俄乌冲突延宕,美国仍有利可图,并无必要切断对乌克兰和欧洲的支持。

在战场形势和各方政局都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很难想象单凭一场又一场美俄峰会能化解危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