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郜阳 左妍)连日来,申城三甲医院接连传来成果转化好消息——曙光医院前天举行“2025科研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共签订成果转让协议7项,合同总金额达4400万元;上海市胸科医院昨天举办“医疗卫生系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揭牌暨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转化总金额超1800万元。
记者了解到,曙光医院的7项成果转让,涵盖中药制剂、医疗器械、智慧中医药产品等多个领域。其中,溃甘汤为肝病科经验方,由生甘草、黄连、玄参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和胃消痞之功效;而青玉散胶囊为医院传统医学科经验方,由青黛、三七、珍珠粉等多种中药粉剂组成,具有清热凉血、化瘀止痢之功效。
院方介绍,近年来,曙光医院紧抓国家成果转化政策机遇,持续完善创新驱动机制,优化“科研成果转化收益80%归课题组自主分配”的激励政策,显著提升科研人员积极性;同时搭建“产学研医”协同平台,与天士力、太极药业、玉森药业等企业共建新药临床转化实验室和院内制剂筛选平台;组建覆盖全院知识产权与技术转化服务网络,培养30余名专业人才,全面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专业化与落地效能。
胸外科术后,传统引流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依赖人工记录与肉眼观察,数据不够精准;另一方面患者活动受限,不利于术后快速康复。由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侯旭敏牵头的项目“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实现了引流装置便携式、数字化升级。不仅能自动连续记录引流量,精准监测漏气变化,更能打破患者体位限制,让患者可尽早安全下床活动,迈出术后快速康复的关键一步,提高围术期的整体安全。
此外,由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科主任吴镜湘牵头的项目“一种智能可视多功能支气管封堵器”,以及由医院肿瘤外科主任成兴华牵头的项目“数字孪生的混合现实辅助胸肺定位设备”,都聚焦临床“痛点”,以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核心,实现医疗技术与服务升级的双突破。
记者获悉,上海市胸科医院加快临研创新成果转化,最根本出发点和最终极目标,都是让患者受益。目前,上海市胸科医院已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科、胸外科、麻醉科等成功实现了多项技术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