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扔丢掷抛讲成“厾” 老早乘过个公交车 菜肉馄饨鲫鱼汤 益民厂个老味道 苏州河浪个“时光坐标”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5-11-09

老早乘过个公交车

◆钱红春

1958年,我辣中山北路近武宁路个一所中学读书。升到初三辰光,屋里搬到龙华路鲁班路了。本来想转学,领导讲有规定毕业班勿好转,乃末只好天天从当时上海市区个南面跑到北面去读书。还好当时有趟45路公交车,从曹家渡开到半淞园路江边码头,正好经过阿拉弄堂口。我每天一早就乘搿部车到曹家渡,再步行到学堂;放学再原路返回。

埃歇辰光个45路是老式公交车。车厢小,座位是贴牢车壁个长条木凳。早高峰辰光,乘客拼命轧进来,坐辣凳子浪个乘客只好两只手撑牢自家膝盖,再拿肩胛拱起来,才能保留一点透气个空间。

搿种老公交只有一扇底下带滑轮个移门,门边有只拉手,拉手下头是锁,锁里向有只钩子——关门辰光,门跟门框一碰就锁牢了。开门辰光,售票员拿一把“L”形钥匙插进锁眼,转九十度让门脱钩,再推一推就开了。覅看门锁简单,开关起来斜气吃力,特别是车门被车厢里个乘客顶牢,售票员每趟开门侪要用足力道。乘客上车后关门更难,每站侪有人“吊车门”,售票员要请车站浪个人帮忙,拿吊车门乘客露辣车门外个背脊、脚跟、包袋往车厢里推,车门才关得拢。

对售票员来讲,开门关门还算简单,要辣轧满人个车厢里卖票更加困难,勿但要哇啦哇啦喊,还要辣人堆里轧来轧去,啥人买过票,啥人呒没买票,侪靠记忆力。

当时我同学屋里有台矿石收音机,我也想自家装一台,但是钞票从啥地方来呢?爷娘收入勿高,还有好几个弟妹,经济负担斜气重,我想来想去,只好从“脚路钿”(交通费)里省。我从屋里乘车到学堂,本该买一角五分个票。早浪辰光紧,车钿省勿出;放学就好办了——买五分或一角个票,少乘几站,走回屋里。既能一路看野眼,又能省车钿,一举两得。

有一趟放了学,我从曹家渡上车买了一角车票,本该乘到肇嘉浜路大木桥路下车。呒没想到上车以后辣座位浪睏着了。等我醒转来,发现已经过站了!我连忙要下车,拨售票员一把拉牢:“乘过站了,补票!”原来我天天乘45路公交车,售票员已经认得我了——我买几钿车票、该到啥地方下,伊记得清爽。我赶紧解释:“我勿是有意个呀,从来呒没出过搿种事体!”还好售票员看我初犯,又是“老乘客”,讲了句“下趟当心点”,就放我下车了。

就搿能每天五分一角攒下来,我总算自家动手装成了一台矿石收音机。

我乘了近一年45路。一晃六十多年过去,搿条线路号头呒没变,路线也呒没变,就是车子变得现代化了,一路浪个风景也变得老好看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