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荒唐!  从四楼扔下二十余斤重包裹 猖狂!  “名牌鞋”竟是真鞋底+假鞋面 新科“蟹王”1斤2两“蟹后”9两 广告
第6版:社会新闻/广告 2025-11-12

猖狂! “名牌鞋”竟是真鞋底+假鞋面

“设计、生产、销售”造假一条龙

近日,杨浦区检察院办理一起案件,揭开了网红定制球鞋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查处一家在半年内售出高达1100余万元所谓“定制名牌球鞋”的售假网店,3000余双待售的假冒名牌运动鞋被查封。

去年5月,消费者徐先生在网上花费1299元购入了一双某品牌定制球鞋。收到货后,他发现鞋子做工粗糙,商标细节与正品差异明显,怀疑是假货后果断报警。经警方调查,其购买的商品来自郑某某的网店。2024年8月,郑某某、曾某某等5人被抓获,现场查获假冒名牌运动鞋3000余双,以及大量假冒商标标识、生产工具和交易记录。

据查,自2024年2月起,郑某某在未取得相关品牌授权的情况下,纠集龚某、曾某某等人,租用多处场地作为直播办公点和仓库,形成了一条“设计—生产—销售”的完整“定制”黑色产业链。龚某负责设计鞋样并对接生产;曾某某的工厂拆解正品名牌鞋,保留鞋底后,用自行采购的原材料缝制新鞋面,再贴上非法制作的品牌商标,重新制作假冒商标鞋面的方式代工生产;黄某某管理仓库并负责发货;谢某某担任客服主管应对消费者咨询投诉,在回复时故意模糊“是否正品”的问题,让消费者误以为买到了官方定制款。为掩人耳目,他们还购买防伪扣,具有很强的欺骗性,经过半年多时间,该团伙的网络店铺销售额高达1100余万元,加上现场查获的300余万元待销售假冒球鞋,涉案总金额超1400万元。售假团伙虽以“二次创作”为借口进行辩解,但更换鞋面、伪造商标的行为已实质性侵犯品牌商标权,构成刑事犯罪,杨浦区检察院依法对郑某某等5人提起公诉。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