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跨进浴缸像‘跨栏’,现在抬脚就能进淋浴房,80多岁的叔叔洗澡终于不用我们操心了!”徐汇区陕西南路186弄7号居民胡先生,对着焕然一新的共用卫生间连连称赞。在衡复风貌区,一批近百年历史的保护建筑通过“物业+居家养老”定制化适老化改造,让困扰老年居民的“浴缸难题”变成了“淋浴舒心”。
衡复风貌区大量历史建筑存在卫生间多户合用、配置老式浴缸的问题,对老年人而言,不仅进出费力,更暗藏滑倒风险。为此,衡复物业将“历史建筑适老化改造”纳入重点项目,聚焦浴缸改淋浴房工程,兼顾实用安全与风貌保护。
陕西南路186弄7号三家共用的卫生间,改造前面临地坪渗水、墙体承重不足等难题。施工团队先升级混凝土地坪并加固,重做防水、增设地漏,还预留洗衣机位置,最终以钢化玻璃淋浴房搭配三个独立淋浴头,适配多户共用需求。太原路25弄8号的改造则侧重历史风貌留存,施工前对原始马赛克地坪拍照存档、复刻小样,凿除后按原样恢复,保留百年墙砖,让新设施与老建筑韵味相融。
所有改造均贴合老年群体需求:淋浴房配备高防滑系数底盘,墙面安装高度适宜、承重性强的适老扶手,管道避开行走动线,设备优先选择操作简便款,细节经反复推敲确保安全实用。
面对房屋结构各异、多户共用普遍的现状,衡复物业探索“一户一方案”定制路径,逐户现场勘查,结合居民习惯与文保法规设计方案,多轮调整响应诉求。为简化流程,每幢房屋门口张贴专属云服务二维码,居民扫码或直接反馈即可申请,从受理、勘查、设计到施工,全程公开透明,让居民参与监督。
凭借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与居民配合,自2023年底项目推行以来,已顺利完成15户历史建筑适老化浴室改造。衡复物业也从单纯维修者,转型为主动对接需求的养老服务提供者,这场改造不仅解决了老年居民洗澡难、洗澡险的问题,更以“修旧如旧”理念实现文保与宜居的平衡,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未来,“物业+居家养老”模式将持续升级,除浴室改造外,还将针对老年居民出行、起居、应急等需求,落地更多适老化项目,让百年老宅既留住城市记忆,也承载起老年居民有品质、有温度的晚年生活,让“老有所居、老有所安”在老洋房里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