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日色冷青松(中国画) 以正气御过敏 圆形彩虹与铁色石林 感谢母亲 只此青绿梭子蟹 那个时代的爱情 实诚之韵
第15版:夜光杯 2025-11-19

只此青绿梭子蟹

王坚忍

梭子蟹上市的季节去海鲜市场挑选活蟹,算是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不仅有从大连远道而来的养殖蟹,亦有我一直认为极难暂养和运输的舟山野生蟹。早些年,凶猛的活野生蟹远不及养殖蟹的性格温和。捕捞后在密集的运输环境中,它们用强大的蟹钳与同类厮杀,缺钳断腿致残死亡,加上它们对水质、盐度、震动等环境变化反应过激,体力消耗导致断气,存活量少,成本高,不合算,便叫停了。

遥想当年,第一次从上海复兴岛渔业公司随渔船出海,当渔网打开,在银白金黄泼剌剌的鱼堆中,一群偏青色或深绿色的梭子蟹高扬着蟹钳,相互格斗,令我瞠目。在我将鱼蟹冲洗后准备装进鱼箱时,老船员对我说,打开右甲板的小闸门,用水龙头将梭子蟹冲下海去。我又一次瞠目,疑惑不解。身边的青年船员却早已一把抄起鱼铲,把满满一铲蟹抛入碧海,动作潇洒。他告诉我,你不知道吧,出航后捕上蟹都不留,因为冰鲜后下舱,蟹肉会收缩、干瘪。只有返航前一两天,可以带蟹回来。你在家里吃的就是这种冰鲜梭子蟹,明白了吗?

近海的梭子蟹有春汛、秋汛两次。有时仲春出航风大浪激,在岸上待了几天的船员便会晕船。饭师傅会在起第一网时,挑选一箩筐肥大的梭子蟹,把它们从当中一斩为二,把蟹肉被斩平的一面倒竖起来,放进笼格清蒸,不放一粒盐,浙江人称之为“倒笃蟹”,蒸熟能锁住鲜味。蟹本身在海水里生长,自带鲜润咸味,我们原汁原味大啖一顿,据说吃了能减缓晕船。

20世纪70年代初,渔业公司有一位老胡船长蛮有名的。他每次返航途中,总会在长江口外海淡水交界处,放一至二网,一网拖上来便是4000斤,把鱼舱塞满。第二天回渔港就可供应市场。船员说这个海域是老胡暂养的“蟹窝”。一般船长不这样做,因为船员出海半个月归心似箭,不能拂了大家的兴。也有船长仿效老胡,不成功,就此作罢。

改革开放后,不知哪条船起的头,船员们搞起了“小水产”,就是将初捕上来、不易冷藏的梭子蟹,头部发黑便价值全无的海虾等,蒸熟后剥蟹肉、虾肉,晒干或烘干成蟹干、开洋。渔船甫一靠岸,便有收购商在码头设摊按质论价,1200米长的码头上弥漫着海味的阵阵清香。梭子蟹再不用“放生”啦。

回到眼下。一排排插着氧气管的透明玻璃鱼缸里,清凌凌的人工调制的“海水”中,梭子蟹的双钳被细橡皮筋折叠、束缚在腹部前端防止斗殴负伤。看着背壳或青或绿的梭子蟹,我脑海里倏地跳出“只此青绿”四个字,感恩科技昌明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口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