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日色冷青松(中国画) 以正气御过敏 圆形彩虹与铁色石林 感谢母亲 只此青绿梭子蟹 那个时代的爱情 实诚之韵
第15版:夜光杯 2025-11-19

圆形彩虹与铁色石林

赵伯陶

《粤西游日记二》崇祯十年(1637)六月十四日记:“未几,则圆绕如规,五色交映,平铺四壑,自上望之,如步帐回合,倏忽影灭。”现代注家对此多未留意,相关译文也未能追踪破解霞客妙笔生花的文学书写。

所谓“圆绕如规,五色交映”云云,当是对山雨欲停而阳光甫现的一刹那,山崖之间所闪现的圆形彩虹的描写,这与平时雨后人们仰望天际所见半圆形彩虹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平时看见的彩虹呈半弧形,是因为地平线挡住了它的下半部分。太阳的高度可以决定彩虹弧度的大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愈低,彩虹的底部就愈抬高。因此“自上望之”,即站得愈高,观者所见的彩虹弧度就愈显完整。“步帐回合”的比喻则进一步烘托出圆形彩虹的瑰丽景象,所谓“步帐”,乃古代屏幕的一种,具有封闭性。这里暗用晋王恺与石崇争豪斗富事。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汰侈》写道:“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里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唐卢纶的《送黎兵曹往陕府结亲》诗写:“步帐歌声转,妆台独影重。”用晋人“步帐”的掌故写景,徐霞客似乎情有独钟,《粤西游日记二》崇祯十年(1637)八月初十日记:“未明发舟,晓霞映江,从篷底窥之,如行紫丝步帐中,彩色缤纷,又是江行一异景也。”绚烂多彩的朝霞在霞客的文学妙笔下熠熠生辉。

《游记》的文学书写常于霞客不动声色的记述中完成,须读者仔细品味方能洞见其妙。《粤西游日记一》崇祯十年(1637)五月十三日记:“余出洞,见山顶石丛参错,不暇与其人语,遂循路上跻。其石片片,皆冰棱铁色。”貌似平易无奇的写景,却绝非寻常之笔,而是对“石林”地貌的形象刻画。霞客笔下的“冰棱”,或作“冰楞”“冰稜”,也常用来比喻人锋芒毕露或刚强正直。《太平御览》卷四六五引晋袁山松《后汉书》:“因为七言谣曰:‘不畏强御陈仲举,九卿直言有陈蕃……天下英秀王叔茂,天下冰楞王秀陵。’”霞客笔下的“铁色”,本形容人严峻的神色。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写道:“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以“冰棱铁色”形容石林,当属霞客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岩溶石林地貌的嶙峋峭削与丛聚参错、神圣不可侵犯的瘦硬形态,被霞客三言两语即和盘托出,尽显晋人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神释》)的潇洒超然之态!细读《徐霞客游记》文本,仔细体味其间妙处,会心的读者将获益匪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