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印象山海经(纸本设色) 游览金华小记 一盐调百味 金砖原来是泥做的 小人书的大用场 冷与热
第14版:夜光杯 2025-11-20

金砖原来是泥做的

白辛夷

远远地就看见“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牌匾,长长的,如门楣样儿从树叶丛中探出头来,迎接我们;麻而土黄的砖,密密高高地砌上去,不粉不饰,素肃而安静,宽宽的麻墙凹进一扇黑洞洞的门,就是入口了。

这里的金砖是专门用来造紫禁城的。有的黑魆魆,有的金光闪闪,那就是紫禁城太和殿等宫殿同款的铺地金砖了。御窑在陆墓,今天苏州相城区阳澄湖西岸的御窑村。近年的考古,在此发现窑址5个,出土了金砖等制品数量颇丰。参观得知,制作金砖,需要经过取土、练泥、制坯、焙烧和窨水等29道工序。首先,要选好的土,取土,挑至窑场露天堆放,风吹日晒的土块变小、变散。接着,棒槌敲打,让其变得更小,还不够,还要用碓舂砸、石磨碾、筛子筛,直至泥土如面粉,粉糯无杂质,倒入大池,灌水,手工搅成泥浆,然后沥浆、沉淀,池中一放便数月,结成泥块。沥干水分,剔除泥粉里的杂质,摊成10厘米左右的薄片,晾干。然后,泥块搬到晒场上,堆约一尺高,泼适量的水,用脚踩踏;踩好后,遮上坯轩,闷1~3天,这个过程走完,半年过去了。

接下来,制作砖坯,揉、托、装、碾、刮、槌、翻、筑、遮、晾十道工序一样不落。砖坯做成后,需要放在避风避日的阴凉室内,日日翻转,面面梆打,阴干满八月方成坯。阴干之际,要在每块砖坯窄面砸盖印记,我在一块制成的金砖侧面就看见了“乾隆二十七年成造二尺二寸细料金砖”“江南苏州府知府李永书知事饶树管造”“窑户金梅泉”“壬寅”四题款,字嵌入砖内约0.5厘米。你知道这一块砖什么价格吗?西泠印社拍出了80500元。

接下来,装窑。就是把砖坯一块块垒上去?你想得太简单了!柴火生起,窑内烟道是否畅通,直接影响每一块砖坯的受热是否均匀,因此放砖的位置、角度、密度,都是技术含量极高的活儿。陆墓当年好多窑工,因为烧不出合格的砖而自杀,不会装窑就是诱因之一。

烧金砖用大窑,每窑中央装百块左右金砖坯,窑内壁为环形,绕中心保汽保温,窑顶留烟道、火门、加水口。烧窑一般6人,分两班,大师傅、二师傅、三师傅各一人。大师傅管技术、加料等,二师傅管烧火加燃料,三师傅负责运送燃料。金砖在窑中怎么烧、烧多长时间,明人张问之的《造砖图说》记载为130天,分为5个阶段,即前火(排潮)、大紧火、中紧火、小紧火、后囱火(染色),大师傅要掌握燃料性能、坯性、窑性、气候等“四性”和辨温、辨色、辨火、辨声、辨烟、辨灰煤、辨硝、掌闸等八大要素。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

金砖为何是青色?这与独特的窨水工艺关系密切。烧至“后囱火”闭窑环节,一人担水,从窑外拾阶盘旋而上,至窑顶,在烟囱、窑屋头颈之间对准火膛的“天池”上打个洞,由缓入快向窑内窨水,水遇高温,化为蒸汽。渐渐地,砖就成青灰色,坚硬如钢。

大青砖为何叫金砖?原来,金砖的制作,用乡野的土,以柴火焙烧,再与水相遇,水火相济,土变成了“金”,五行在这里走圆完美的闭环,泥土涅槃成了金。就问你神不神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