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钟南山和哈佛专家视频会议。图/央视截屏
上海专家为新冠疫情给华人华侨答疑。
钟南山的国际交流与分享,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防控疫情的缩影之一。
在全球疫情的危机时刻,中国选择了毫无保留。
记者|黄 祺
新冠病毒肺炎被发现不过两个多月,在这样的时刻,对于刚刚开始流行的地区而言,谈经验要比谈理论更有现实的价值。迄今,中国疾控和医学专家已经分别赶赴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将中国防控经验直接带到当地抗击疫情的一线。而在中国广州,不断接受视频连线邀请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其团队,则通过与海外高级别专家讨论的形式,将中国的经验、教训和建议,分享到世界各地。
从2月24日到现在,钟南山院士已经与欧美专家召开了至少5场视频会议,他毫无保留地将中国的防控和救治经验,介绍给全世界同行。
3月12日广东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表示,假如各国都能动员起来,可以期待6月份控制住疫情。但这个乐观的预期,是建立在各国积极行动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如果有些国家不对新冠肺炎进行强力干预,疫情时间可能还会延长。目前,意大利等国死亡率较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各国响应世卫组织呼吁,能有国家层面的干预。
发布会上钟南山透露,除了和欧洲学者视频连线、跟哈佛医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外,他还与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召开了视频交流会。
他强调,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很重要,这有利于我们加深对目前治疗方式的认识,也减少国外走弯路,降低国外病死率。“中国目前对疫情已经有了一些体会和教训,可以让其他国家少走弯路,减少病死率。加强交流非常重要,不从全球范围内控制好的话,不可能战胜疫情。”钟南山院士说。
传染病没有国界,中国医学专家从武汉疫情早期就不断提醒国际社会,要做好应对疫情来临的准备。而现在,中国向世界各国介绍经验,对于帮助全球疫情尽快得到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给欧洲“震中”送去一手经验
3月4日,钟南山院士通过远程视频,向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视频的另一头,是欧洲呼吸学会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
“我仍然在前线工作,所以准备这个PPT比较匆忙。我只能告诉您一些事实、某些现象以及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3月4日这天,中国新增确诊病例143人,新增治愈2195人,新增死亡31人。进入3月后,中国无论新增确诊病人数量还是死亡病例数都已经大幅度减少,如今回头再看数据统计曲线会发现,从2月末开始,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两条曲线都一路往下,特别是新增死亡病例,此后持续减少。
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明显出现趋缓的时间点向欧洲同行介绍中国经验,相信钟南山院士有了更多自信和底气。这次全英文的视频连线中,他介绍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特征,包括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的不同、人传人的性质,并分析了传播途径以及传染性等。
之前一些欧美国家,打算把新冠肺炎当做“另一种流感”来处理,但钟南山院士明确指出,与季节性流感、MERS和SARS相比,新冠肺炎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
关于检测,钟南山院士介绍了两种办法,一种是核酸检测,这是临床确诊标准;另一种是快速IgM检测,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他强调了如何将新冠肺炎与流感进行鉴别诊断。
中国疫情早期病死率高,给社会带来恐慌。钟南山指出,年龄、患有肿瘤与死亡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高血压、慢阻肺、糖尿病的新冠肺炎病人,不良预后也相对较高。因此,他建议推迟上述稳定期患者的辅助化疗或择期手术,并强调需要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强大的个人保护,加强对癌症治疗的观察监测。
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曾经给中国的医疗团队带来很大的压力,因为一些病人可能前一天看起来还好好的,第二天病情就急转直下,连抢救都来不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过去重症救治中少见的现象?中国医生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总结了不少经验,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钟南山院士也把这些重要经验提供给了欧洲的同行。他说,有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呼吸频率和吸气肌力却正常,接受无创通气治疗时也无呼吸急促的现象,但这些现象可能只是“假象”,让医生误以为病人的病情没有那么严重,从而导致插管的延迟。另外,病理检查发现,新冠肺炎患者支气管和肺泡中有大量黏液,而且黏度很高,很难清除,阻碍了气道的通畅,这种难以清除的黏液可能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钟南山提醒,为了改善机械通气的应用,治疗上应考虑如何减少黏液在支气管或肺泡中的积聚,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
中国的防控经验最关键的是什么?钟南山院士向欧洲同行介绍说,政府采取强有力的行动进行早期防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隔离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钟南山还提别提到了中国建造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的措施。
与美国顶尖医学团队密集交流
事实上钟南山院士团队与海外专家的交流和探讨,早在2月就已经开启,3月12日钟南山院士再次连线美国专家,分享救治经验以及药物、治疗方案等,这已经是团队与美国专家的第四场视频会议。
3月12日的这次连线中,美国一方的专家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及其他机构的重症监护专家,包括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George Q. Daley,哈佛大学医学院副院长David E. Golan,哈佛大学医学院免疫系主任Arlene Sharpe,麻省总医院-麻省理工-哈佛雷根研究所主任Bruce Walker。而中国一方除了钟南山院士,还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黎毅敏,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教授,以及正在湖北武汉金银潭医院支援的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等。
钟南山团队着重介绍了新冠病毒感染危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难点,并讲述了如何快速检测新冠病毒和防控社区聚集性病例。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钟南山院士谈到,美国患者病死率接近3%,这意味着还有很多病人没有被发现。
钟南山院士团队与哈佛的这次合作,开启于中国新冠疫情处于艰难阶段的2月4日,在当天的视频会议上,成立了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哈佛大学、恒大集团三方合作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攻坚小组。2月19日的第二次视频会议上,哈佛校长Law rence S.Bacow表示,哈佛大学非常感谢有机会参与攻克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他对哈佛大学和钟南山率领的广州呼研院共同合作、发挥各自科研优势攻克新冠病毒肺炎充满信心。
据介绍,科研攻关小组会在快速试剂研发、疾病机制、疫苗、抗病毒疗法、重症病人的针对性治疗等方面开展研究。当然,向美国高级医学专家介绍中国的防控经验,也是双方交流的内容。
更多专家团队向海外介绍中国方案
钟南山的国际交流与分享,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防控疫情的缩影之一。
北京时间3月12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 当天下午3点,国家卫健委组织的一场全球视频连线会议举行,6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参与了这场会议。国家卫健委国际合作司李维表示,最近各国相关专家一直打电话问中国卫生部门:你们到底是怎么做的?这些国家都希望直接得到中国的治疗方案。为此,这场视频会议邀请了4位中国疾控专家和医学专家,回答全世界各地的提问。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负责介绍中国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位于北京的会议现场,主办方贴了很多二维码,各国参会者扫描二维码,就能够得到英文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以及各类最新研究成果,各省市防疫经验报告等等。
已经在武汉工作40多天的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教授负责回答各驻华使馆相关问题。“这是一个全新的病毒,但今天我们已经积累了这么多经验,我觉得应该跟国外的同行分享,希望我们前面走过的弯路,他们不要走了。”邱海波教授说。
事实上,中国团队早就将这类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在国际和国内刊物上发表,但之前并没有引起其他国家足够的重视。多国驻华代表和国际组织代表提出了他们关心的问题:中国疫情得到控制的关键指标是什么?疫情何时结束?为何中方不断更新病例确诊标准?
中国专家回答了更多疫情中的关键问题:为何要决定关闭离汉通道?为什么要调整密切接触者的判断标准?如何处理无症状感染?出院标准是什么?
在全球疫情的危机时刻,中国选择了毫无保留。最近随着海外疫情的发展,华侨华人对新冠肺炎疫情充满担忧。3月16日,“共住地球村,齐心共抗‘疫’——支援海外华侨华人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治爱心连线”在上海举行。中国-WHO联合专家考察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传染病与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谢青在线解答了海外侨胞的疑问。海外当地的医学界代表也出席聆听。
针对疫情发展趋势,吴凡做出基本判断:鉴于温湿度对疫情有影响,我们应该抓住北半球夏季的机会,让它更好地形成人群免疫的屏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对马来西亚侨胞说,中国医生总结了很多经验,很多时候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是没有及时得到救治,各个地方医疗救治中的医疗资源分配,成为这次救治当中非常重要的点,“现在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在疾病的早期能够把它给控制住,这是非常好的”。
当天下午,四位上海医学专家还与意大利医疗卫生专家举行了视频连线会议,就疫情形势、防控措施、医疗救治、科研攻关等进行技术交流,分享防控经验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