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构筑世界水电未来的中国力量
第49版:水利中华 2020-07-27

构筑世界水电未来的中国力量

刘朝晖

埃塞复兴大坝。

建成后的苏丹上阿特巴拉大坝为当地民生提供充足水源。

三峡集团承建的三座大坝项目集体亮相苏丹新货币。

几内亚苏阿皮蒂水电站项目。

柬埔寨最大水电工程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

埃塞俄比亚吉布3 水电站。

格尔木水电站。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学习跟跑到全面超越,中国水电在多年的学习交流、消化吸收、进步创新中,树立起了自己昂然屹立于世界的品牌形象。

记者|刘朝晖

到2019 年底,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约3.56 亿千瓦、年发电量逾万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一。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等一大批水电工程成为世界水电的标杆,被誉为国之重器。

与此同时,凭借先进的设计和创新理念、领先的筑坝和施工技术、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中国水电以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阔步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与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水电开发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承接了60 多个国家的电力和河流规划。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学习跟跑到全面超越,中国水电在多年的学习交流、消化吸收、进步创新中,树立起了自己昂然屹立于世界的品牌形象。未来,中国水电还将不断汲取世界先进经验与技术,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为更多的民众点亮生活和梦想。

占据70% 海外市场份额

今年2月19日,埃塞电力公司与中国葛洲坝集团签订合同,聘请葛洲坝集团执行复兴大坝预调试工程,合同额为4000 万美元。复兴大坝位于青尼罗河,大坝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6000 兆瓦,是埃塞俄比亚成为非洲最大电力出口国的核心工程。大坝自2011 年以来一直在建设中,预计于2020 年启动预调试,2022 年底全面投入运营。早在2015 年12 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就施工完成了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水电站送出工程,该输变电工程是当时非洲输电线路最长、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

这只是中国水电技术在海外水电市场的又一缩影。

近年来,中国水电建设者正在一步步获得世界水电市场。“凭借中国水电在技术、人才、资本上的优势,中国水电企业占据了海外70% 以上的水电建设市场,大中型水电市场更是几乎被中国水电企业‘包揽’。” 中国能建集团总工程师和建生自豪地说。以中国能建集团为例,他们先后建成了以巴基斯坦NJ 水电站、缅甸耶涯水电站、埃塞特克泽水电站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海外水电工程,备受海外市场认可。

截至2018 年底,我国企业参与的已建在建海外水电站约320 座、总装机达到8100 万千瓦。水电是我国“走出去” 领域中的亮丽名片。

去年1 月,苏丹央行发行了一版新的货币,其中100 苏丹镑的背面印着三座水坝,巧的是这三座水坝都和中国有着很强的联系。其中麦洛维大坝、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都是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罗赛雷斯大坝是由中国企业加高的。这三项工程都是由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承建的。

无独有偶,2015 年几内亚发行的新版面值20000 几内亚法郎的纸币上也印刷着一座由中国公司承建的水电站,这座水电站还是由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建设的。2010 年,三峡中水电承担的中国经济援助项目——几内亚金康水电站就登上过面值5000 几内亚法郎货币。而在2002 年,三峡中水电承建的老挝南累克水电站首次登上老挝新发行的20000 基普货币。

能够在国家货币上露脸,证明了这些工程在所在国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成为中国水电行业技术雄厚、质量可靠的一大印证。

的确,这些水利工程在当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经济作用。拿苏丹的这三座水坝来说,麦洛维电站是最大的,单论坝体长度是三峡工程水库的3.97 倍,建成投产后,苏丹国家电费降低了25% -30%,让广大苏丹人民切实享受到了发展成果。

作为中国和几内亚合作的最大项目,几内亚法郎纸币上的凯乐塔水利枢纽的竣工,使几内亚的发电量增加两倍,首都许多居民因此第一次用上稳定的电。

2018 年10 月份,亚洲第一长坝、柬埔寨最大水电工程——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全部投产发电,年发电量占到柬埔寨全国发电量五分之一,并创造了在柬已建大型水电站最低上网电价,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工业、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用电的改善。

目前非洲最大的水电站——吉布3 水电站同样也是中国人修建的,同样也给当地百姓带去清洁的能源和实惠。这座水电站是埃塞俄比亚的国家重点项目,也是埃塞俄比亚的最大能源项目。吉布3 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87 万千瓦,相当于之前埃塞俄比亚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近一倍,除了满足日常用电需求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电力可供出口赚取外汇。

修建此类海外工程,中国的建设者们面对当地复杂的卫生和安全局势,高质量的完成了工程项目,说明了中国水电行业极强的技术能力和出色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为走向海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水电技术的出口也带动了中国资本“走出去”。和建生表示,“采用中国水电技术开发水电项目具有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带动中行、国开行、工行等金融机构参与了尼日利亚、巴基斯坦、阿根廷、安哥拉等多个国家大型水电项目的融资建设。初步统计,中国资本在海外投资水电超过2000 亿元,遍布‘一带一路’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走到世界技术前列

中国在水电工程、设备领域快速进步,走到了水电行业最前沿,在高压电气设备、辅助设备乃至基础材料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白鹤滩电站已成功研制800Mpa 级高强蜗壳钢板、750Mpa 级磁轭钢板,成为我国第一座全部设备实现国产化的水电站,为水电行业的全面技术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

溪洛渡水电站更是开创了我国高拱坝智能化建设先河,实现高拱坝智能管控,能够时刻知晓大坝的“身体状态”。“300米级溪洛渡拱坝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 在2015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如今,大坝工程智能建造技术在白鹤滩工程进行了全面升级,白鹤滩300 米级特高拱坝将建设成为一座更加智能的大坝,引领世界“智能建造” 的新方向。

中国水电技术装备不仅在国内大展拳脚,更在世界舞台上展露头角。从非洲大陆的苏丹麦洛维大坝,到美洲的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从马来西亚的巴贡,到老挝的南欧江梯级电站,中国水电已然实现了从“跟跑者” 到“并行者”、再开始到“引领者” 的巨大飞跃。

最典型的是,埃塞俄比亚吉布3 水电站共安装了10 台单机容量为18.7 万千瓦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都是纯正的中国制造。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部分从2011 年开工,历时5 年建成。从2015 年10 月1 日机组投运,到2016 年8 月全部机组投运,仅用了10 个月,创造了世界水电工程建设史上的中国速度。

更为难得的是,中国实现了水电技术标准的“走出去”。比如一直遵循欧美标准的阿根廷,在本国历史上最大的水电工程的土建部分,选用了中方技术标准,并对中国大型水电工程的安全标准给予了高度认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水能资源的开发,在全面引进、学习苏联技术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新中国水电建设经验的积累,中国自1978 年开始陆续出版发行了第一批水电行业技术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电工程建设能力和技术水平快速发展,水电行业技术标准也不断得到补充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也逐步形成,基本上涵盖了水电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维护、加固、拆除(或退役)等全生命周期。

然而中国水电标准,特别是成套水电技术标准在国际水电市场上的影响力与获取的建设市场份额存在较大差距,技术标准已成为我国水电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对外技术交流工作的主要瓶颈之一。

为系统解决水电“走出去” 面临的诸多问题,国家能源局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开展了中国水电技术标准“走出去” 课题研究,对构建适应国际市场的水电技术标准体系、编制接轨国际的标准文本、助推中国水电技术标准“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走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国门的“青涩”,迎来如今驰骋海外疆场,引领国际水电发展的中国水电,保持着对亚洲、非洲等传统市场的优势地位,对南美洲地区水电业务开发的规模日益扩大,与80 多个国家建立了水电开发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中国标准”也将随着中国水电企业在全球水电开发中崛起,逐步推向国际市场。在中国承建的国外水电项目中,全部采用中国标准的占到近二成。

为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中国水电也有诸多创新之举。比如中国电建就在2017 年创建了国际新能源解决方案平台INES。

这是一个以全球优质资本与领先电力技术为纽带,通过对国际新能源的全产业链整合,将国际新能源产业需求与供给有效集成的利益互补联盟,各参与方自愿组成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合作组织。

“通过平台INES 协同创新,聚合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质企业集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价值创造,有效提升新能源产业国际化经营的整体竞争力,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平台INES 以全面合作、项目落地为出发点,实现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互利合作共赢。应该说,这对中国新能源企业开发海外市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平台INES 理事长暨中国电建总经理宋东升认为。

中国水电走向清洁能源

我国水电开发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具体来看,瑞士、法国、意大利水电开发程度已超过80%,德国、日本、美国水电开发程度也在67% 以上,而我国水电开发程度仅为37%,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伴随我国水电建设与水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型水电站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电站自动化水平和效率较低,难以保证生态流量下泄,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与欧洲一些国家的小水电相比,还存在着差距。

我国以付出环境代价换取火电建设,全国已有1/3 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今后能源建设的重点不再是火电,而是清洁环保型的水电及其它新能源。保护流域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目前水电开发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的理念。

向水电先进国家学习经验,中国水电的新目标就是:生态、防灾、发电、水资源综合利用。在近日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召开的“中国水电进入了新时代” 座谈会上,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野表示:“要大力宣传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从保护生态的角度来认识水电开发,推进水电开发。”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郑声安介绍,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正在编制的“十四五” 相关规划,对于水电发展更加强调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对于水电开发的表述是:“创新开发模式,统筹水电开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生态优先前提下积极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水电站,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看来,水电的资源禀赋和快速发展,可成为我国实现2030 年的减排承诺以及巴黎协定的最基本保障。“推进水电与新能源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通过风、光、水能互补开发技术,将现有的水电基地建设成风光水电力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推动我国走向清洁能源的新时代。”

21 世纪水电建设在中国,世界水电技术进步将来要靠中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