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嫦娥” 奔月之路
第46版:科技 2020-11-30

“嫦娥” 奔月之路

嫦娥三号平稳落月。

整理| 应 琛 制图|刘绮黎

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再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揭开月球背面神秘面纱……以“嫦娥工程” 为代表的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实现了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

征途起步:奔月

嫦娥一号

2007 年10 月24 日,长征三号甲遥十四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拉开了中国人探索月球的大幕,首次实现零窗口发射。

进入环月轨道之后,嫦娥一号就开始将月球照片源源不断地传回地球。除了直接拍摄的月球平面图,卫星还利用激光高度计对月表的地形信息进行了探查。

2008 年11 月12 日,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清晰的。2009 年3 月1 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为探月工程一期——“绕月探测” 任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嫦娥二号

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 年10 月1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除了延续嫦娥一号的科研目标,对月球表面做出进一步的科学探测之外,嫦娥二号还承担了更多新的科研任务,不仅升级了成像设备,还将卫星的运行高度从200 公里降低至100公里,图像分辨率也从嫦娥一号的120 米精确到了7 米。

同时,嫦娥二号还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虹湾进行了拍照,为下一步的月球软着陆做好了准备。

此后,嫦娥二号与地球间的距离突破6000 万公里,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卫星,开启了中国航天器飞行距离最远的一次“太空长征”。

超越前人:落月

嫦娥三号

按照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 三步走的任务计划,在第一期“绕月” 任务圆满完成之后,2013年12 月2 日,携带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用长征三号乙遥二十三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探月工程第二步进入实施阶段。

2013 年12 月14 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并开展巡视勘察和科学探测。

此外,我国还在这次任务中首次实现了对月面探测器的远程操控。而“玉兔” 号月球车在地面远程操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自主完成局部规划、避障和安全监测、应急保护的能力。

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嫦娥四号

嫦娥四号又承担起了更新的任务和挑战——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此之前,世界上还没有实地考察月球背面的先例。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2019 年的1 月3 日10 时26 分,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并为世界送上了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再接再厉:返回

在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之后,嫦娥四号工程正式转入了科学探索阶段。

而探月计划的三期工程,“奔月落月—采样—返回地球” 的嫦娥五号计划在2018 年底正式开展。如果实施顺利,嫦娥五号将为中国取回第一抔月壤,并突破“返回” 方面的多项关键技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