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厌婚”,怎么就成了时尚?
第77版:专栏/假装专家 2021-10-18

“厌婚”,怎么就成了时尚?

沈彬

沈 彬

专栏作家

Columnist

假装专家,低空观察

当下“厌婚”成了一种叫魂、一种自以为是的政治正确,成了另一种绑架。

事件是被“暖被窝”三个字引爆的,其实问题是真问题,只是真问题遇到了坏修辞,真问题遇到了网民的“坏心情”。

湖南省湘阴县一名政协委员发了一份关于重视农村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建议,当地民政局回复时提到“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之后,湖南当地媒体刊发了评论《“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暖被窝”这个词就炸了。

“暖被窝”这三个字背后对于女性工具化、功利化的倾向,是很明显的。如我所料,我之前写的评论得到网民积极反馈,这次,我不想再批判这个词,而是想谈谈当下一种“流量密码”——厌婚、恐育。

先看一下,“暖被窝”下面的网友评论,很多就是赤裸裸嘲笑农民大龄男:“火化的时候就暖和了,再忍忍”“支持农村大龄男性互相暖被窝”“暖被窝还得男的啊,毕竟有阳刚之气,女的阴气太重,不适合干这个活”,话题直奔括约肌而去,形成对于农民老光棍的降维打击,也从吐槽媒体评论、政协委员建议,直接转向“性别战争”“城乡对立”。

农村老光棍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严肃问题,这些在农村求偶竞争中的败落者,他们本身就是弱势群体,他们也的确面临“老无所依”的困境。2011年导演于广义的纪录片《老光棍》轰动一时,讲的就是导演老家张家口的农民老光棍的苦闷乃至畸形,揭开农村一处伤疤。

十年之后,在社交媒体兴起、性别战争与民粹主义共振之下,这些老光棍不再是被同情的对象,反而成为都市Z世代宣泄“厌婚”情绪、“女权”精神的靶子。

你可能不知道这一届年轻人是多么讨厌结婚。以最近的写作体验来说,我只要写作婚恋、生育话题,只要“顺着说”:累觉不爱、母职惩罚、“无缘一族”、鼓励生育措施“杯水车薪”,那流量肯定相当可观,跟评踊跃、吐槽犀利,小朋友们个个把我当成“知心老爷叔”。

但是,我但凡点赞地方鼓励生育,立法延长产假,年轻网友的反应就是“你别来惦记我,我烦着呢”,那表情就像小时候听到爸爸叫你练钢琴,妈妈让你做奥数题,直接把白眼球扔了过来。前几天,广西陆川县要求统计中青年未娶媳妇人数,一没逼婚,二没“发媳妇”,却引发网上一片奚落。

其实结不结婚是一项“消极自由”,别人不干涉也就是了。只是现在年轻人把结婚、恋爱当成“为社会做贡献”,恋爱就相当于无偿献血,结婚就相当于见义勇为,生孩子嘛,相当于上前线?

网络自媒体也看准了这一点,不断鼓动“厌婚”“仇育”,无底线地迎合年轻人,甚至“厌婚”本身成为一种流量密码,形成信息茧房效应,“循环播放”。

前不久,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组针对1995年~2009年出生的“Z世代”作了婚恋调查,分析出年轻人不婚恋的原因之一就是,基于互联网碎片化认知,部分青年对婚恋产生灾难化思维。其实,就是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在渲染“厌婚”。

比如,家暴案本来应该是谴责行凶手的,他们会歪楼成“不婚保平安”;虎妈辞职专业鸡血,他们会歪成“母职惩罚”。总之,“厌婚”才是正道,这和年轻人的生存压力、对家庭生活的退却形成“共振”。

我讨厌道德绑架,婚姻本身就是一种个人的自由,与他人无涉,只是当下“厌婚”成了一种叫魂、一种自以为是的政治正确,成了另一种绑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