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晖
专栏作家
Columnist
于故纸堆中发现时尚之美
所谓折叠扇从朝鲜半岛传入中国的说法,不过是以讹传讹。
最近有种说法,所谓折叠扇是从朝鲜半岛传入中国,也有朋友就这个说法问到我。其实,那是本不该出现的误会。
折叠扇毫无疑问是古代中国的发明,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1976年,在河北平山战国时代的一座中山王墓中出土了一具青铜折叠扇架,是中山王的仪仗扇,在青铜弧形框架上,通过活轴装有五支青铜扇骨,利用活轴,这五支扇骨可以打开也可以聚拢,开合自如,正是标准的折叠扇。青铜扇架不大,高13厘米,宽20厘米,但那五支青铜扇骨实际上是五条中空的方筒,出土时还都带有木制扇骨的朽木残件,也就是说,当初,由五支青铜扇骨再伸展出长长的木条扇骨,然后在木条扇骨上糊装丝绸、鸟毛等材质的扇面,同时,在扇架两侧的半环插榫里插上长木柄,由随从高举,作为仪仗。另外,同样为战国时代的中山成公墓里也出土有类似的青铜扇架。
这种仪仗扇到汉代称为“五明扇”。据《邺中记》记载,十六国时代,石虎让巧匠用云母片做五明扇的一部分扇面,在云母片上加以彩绘,结果,把五明扇合拢起来,五层云母扇面的彩绘花纹就叠映在一起,清晰可见。这就说明,中国古人不但早就发明了折叠扇,而且一直流传下来。
那么,所谓折叠扇从朝鲜半岛传入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持此论者声称,证据在宋人文献里。两宋之交的画学专家邓椿写有一本重要的著作《画继》,书中记录和评价当时各种值得注意的绘画现象,其中有专门一条介绍“高丽”来的扇子,却恰恰是对那一说法的否定。
《画继》首先指出,当时有一种高丽松扇,形状像“节板”,也就是大致为薄板的形状,苏轼曾经谈论的高丽白松扇就是这一类东西,其制作方法是把水柳木皮剥出一片片,再裁成宽条,然后编织成扇面。所以,高丽松扇类似蒲扇,与折叠扇毫无关系。
随后,作者接着介绍,高丽也有一种扇子,与宋朝当时街市上匠人随做随卖的折叠扇大致相似,以竹做扇柄、糊上纸扇面,不过在精致度上比不过“中国”的折叠扇,尺寸大小也不一样。从邓椿的论述可知,北宋早就有折叠扇,在街市上,随处有手艺人在做、在卖,因为是十分日常的物品,所以大家反而不会特别留意。为什么折叠扇在宋代不受重视?推测起来,那是审美的高峰时代,社会各阶层都讲究使用绘有优美画面的团扇,折叠扇不适合施展宋代高度写实、一丝不苟的精致画风,所以不受青睐。
宋代的官员和文人们之所以留意高丽人带来的折叠扇,是因为其扇面上的装饰绘画十分有特色,一是扇面上的异国风俗人物具有资料参考价值,二是独特的青绿颜料、用金粉银粉装饰扇面的手法,营造出绮丽的风貌,很吸引人。
在《画继》之前,北宋画学大家郭若虚写有《图画见闻志》一书,在“高丽国”一条,也介绍了高丽国使者带来的折叠扇。然而,郭若虚却揭示了历史的真相:高丽国使者带来的折叠扇,都是“倭扇”,是日本产的折叠扇,并非朝鲜半岛的制品。当时的日本折叠扇已经发展出类似后世“莳绘”的鲜明风格,高丽使者觉得是拿得出手的礼物,所以出使时会带上一些。
因此,历史很清楚:中国古人早在战国时就发明了折叠扇,到宋代的时候,折叠扇发展成了最日常的普通制品。宋时,日本人也学会了做折叠扇,而且在风貌上独具一格,华丽精致,因此高丽国使者会把日本折叠扇带到北宋首都,作为私馈的礼物。所谓折叠扇从朝鲜半岛传入中国的说法,不过是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