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喀什三甲医院背后云集上海名医
第83版:封面报道 2022-10-17

喀什三甲医院背后云集上海名医

周洁

产科专家肖喜荣(左三)手术中。

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审核专家组正在对喀什二院进行现场审核。

上海·喀什二院先天性心脏病项目筛查。

新生儿科专家项龙(右一)为叶城县孩子们做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援疆专家陶晓明(右一)与学生们在上海再度相逢。

援疆专家孙辉(右)做客喀什人民广播电台进行科普宣教。

过去的10年,喀什二院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背后联结的是上海喀什一东一西两座城市深厚的情谊。而未来的10年,喀什二院仍将一步一个脚印,继续不断向前。

记者|周洁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什二院”)承担着当地近500万人口的医疗服务任务。尽管早在10年前喀什二院已在当地具有一定医疗优势,但与全国同级同类医院相比,仍处于发展滞后的水平。

2012年起,上海决定“集中力量开展攻坚战”,首创“组团式”医疗援疆,派出了来自沪上各大三甲医院优势科室的医生,采取“以院包科”的方式在多个维度深入持续帮扶喀什二院提升综合诊疗能力和管理水平。

这样的“豪华阵容”10年不曾间断,一批又一批的上海医生奔赴到喀什二院,将东部的优质医疗资源带到喀什的同时,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努力将“输血”转化为“造血”,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大大提升了当地医疗水平。在上海医生的帮扶下,喀什二院在2015年成功创建三甲,建设目标也从过去的“创三甲”转化为“强三甲”,希望打造南疆医学高地。

上海市第十批援疆医疗队领队、喀什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斌介绍,为了能让南疆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喀什二院多年来在医院管理、科室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精进,“今年喀什二院的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数比往年有较大提升,同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结业考核通过率再创新高,对打造医院人才队伍很有意义。”周斌说。

胸痛中心终于创成

9月23日,黄庆春(化名)在上班途中突发心肌梗死,被急救车送至喀什二院胸痛中心。通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黄庆春转危为安。值得一提的是,黄庆春从拨打120到接受手术,整个过程只花了35分钟,脱离危险的他对此惊叹不已,还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上面写道:“喀什二院胸痛中心为我打开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胸痛的发病原因很多,严重的会威胁患者生命,快速鉴别诊断可以有效降低胸痛患者病死率。胸痛中心这样的快速诊疗通道之建立,能构成冠心病急救体系重要一环,是三甲医院之重要标志。黄庆春是幸运的,要知道,在南疆建立一个胸痛中心并不容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援疆医生、喀什二院心内科行政主任姚志峰是喀什二院胸痛中心建设的主要牵头人和负责人。他告诉《新民周刊》,前几批上海援疆医疗团队已启动胸痛中心前期建设,但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因为涉及科室、环节多,数据质量以及疫情等原因,影响了申报国家认证。

“胸痛中心建设不是一个科室可以完成的,需要动员全院的力量。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第一个遇到的就是人力不足的难题——急诊科人员本来就少,要抽调人手支持胸痛中心,科室表示力不从心,参与意愿不高;另外关键的硬件设备,比如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床旁快速检测设备(POCT)等也严重缺乏。”姚志峰说,“怎么办?经过充分考察和现场调研摸清情况后,在院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协调护理部抽调3名护士到急诊支援胸痛中心,中心胸痛诊室的值班医生安排心内科二线医生负责,运转所需的医护人员顺利就位;在检验科调研时得知院内有一台其他单位捐赠的检测仪,立即协调厂家安装调试并组织急诊科上机操作培训,这样硬件问题也初步解决了。”姚志峰告诉记者,最难啃的骨头啃下来后,又马不停蹄召开数轮针对医护、后勤人员的全院培训,直至全部考核合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派出的援疆医生、喀什二院副院长葛恒,是胸痛中心建设的负责院领导。他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们也没信心这次一定能通过国家认证,但通过制度化的胸痛中心例会,鼓励各科室提出问题,我们倾尽全力从医院层面去协调和解决其中的难点和痛点。比如急诊科主任初期对胸痛中心建设一直没有动力,如何调动他的积极性?说服工作要从他的科室建设入手。”葛恒介绍说,喀什二院急诊科一度面临床位缩减、人员流失的问题,科室职工士气较为低落,因此一开始对胸痛中心建设存疑。葛恒一次次和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和其他骨干谈话,阐述胸痛中心建设对于急诊科发展的意义,并承诺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不仅有“新鲜血液”的加入,医疗设备、病房等配套设施也会跟上。

事实证明这不是一张空头支票,胸痛中心筹建过程中,喀什二院的急诊科旧貌换新颜,仅一年时间,急诊科室的抢救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病房扩张了一倍、重症监护室的建设也已经获得医院批准立项。“现在去急诊科,科室风貌已经大不一样,人才也愿意留在科室发展。”葛恒说。

在解决了医护人员紧缺、设备不足的问题后,医院开通了24小时胸痛绿色通道;优化了门、急诊接诊胸痛患者的诊治转运流程,落实了门诊首诊负责制;统一了胸痛时间管理表的填写;完善了门急诊大厅、交通要道、入口处的胸痛中心标识与指引等。通过这些措施,急性心梗救治中重要的衡量指标——“DtoB”时间(Door to Balloon,门球时间),即从患者进医院大门,到用球囊把堵塞的心脏冠状动脉扩张开的时间大大缩短。“经过近3个月的建设,大概到2021年11月中上旬,DtoB时间从原来的150分钟逐渐缩短到90分钟,已经十分接近胸痛中心创建所需的标准。看似简单的一个数据,得来却十分不易,胸痛中心建设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其间曾因一个个拦路虎无法解决差点放弃,后来在我的博士生导师、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的鼓励和亲自指导下逐个制定方案,一一克服。”现在回想起来,姚志峰仍感慨万千。

今年8月16日,喀什二院高分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验收,赢得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目前,喀什二院已经与120急救系统及11家县级医院签订了协议,建立胸痛院前急救的微信群信息化平台和双向转诊的快速救治平台,全面推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极大缩短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

黄庆春在给喀什二院的感谢信中写道:“通过这次亲身就医的经历,让我对这个医院产生了深深的信任。”上海医疗对口援疆给医院带来的理念和技术上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

守护妇女儿童健康

接到记者采访电话时,肖喜荣正在ICU里为一名因为癫痫发作送院抢救的病人查房,“孕妇年纪很轻,20多岁,本身有癫痫,定期吃药,因为怀孕,家里人把药停了,导致癫痫大发作,上了呼吸机,病人还在发烧,孩子也保不住了......”肖喜荣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和遗憾:如果能配合医生一起做好孕期监测,这个孩子本该有机会出生的。

肖喜荣是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前诊断与胎儿医学科副主任,去年8月,他来到喀什,出任喀什二院产科主任。到喀什不久,他观察到,虽然当地妇幼保健的基础比四五年前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整体的妇幼保健基础仍然显得薄弱。“比如现在救治的这名孕妇,她在产检中对医生回避了自己的癫痫史,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肖喜荣告诉记者,当地政府给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制定了许多好的政策,比如减免产检费用、免费发放叶酸等,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防治妇女儿童重大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整体上病人对妇幼保健的认知程度比较欠缺,依从性还不够,导致危重孕产妇比例较高,后期负担比较重。

前不久,一名患有先天性严重胸廓畸形、脊柱侧弯,身高仅1.3米的34岁危重产妇在怀孕26周时,因呼吸困难、血压升高从县医院转至喀什二院产科诊治。由于身材矮小、胸廓畸形合并脊柱侧弯,该孕妇处境十分危险,孕期子宫增大,横膈不断抬高,肺活量会进一步降低,容易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同时,孕妇还患有另外一种妊娠并发症——子痫前期。这种疾病容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肺水肿、心脏衰竭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为了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需要剖宫产终止妊娠。然而,孕妇只有26周,超早产儿(<28周分娩的新生儿)并发症多,救治难度大,抢救费用高。更为棘手的是,如果本次妊娠新生儿抢救失败,产妇再次妊娠成功的概率会更低,换句话说,这有可能是她做妈妈唯一的一次机会。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孕产妇和孩子的生命健康,肖喜荣邀请了上海援疆专家心内科姚志峰、呼吸科丁永杰、新生儿科项龙、急诊陈华国等共同参与讨论,骨干专家们聚在一起,为孕妇的孕期管理、围术期管理及新生儿抢救等各环节制定了最严密的诊疗方案。

一周后,手术顺利进行,尽管剖出的超早产儿体重只有800克,身体只有手掌那么大,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混合型酸中毒,同时合并有早发败血症,但经过70多天的日夜守护,这名宝宝最终化险为夷,母子平安。

肖喜荣介绍,作为喀什地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之一,借助互联网等工具,喀什二院一直致力于推广危重孕产妇救治安全理念,不断优化危重孕产妇远程会诊及转诊流程,当地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已经得到极大提升,“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喀什地区分娩量较去年有所增加,高危孕产妇人数也有所上升,防大于治,因此我们现在很大一部分工作也是做好保健知识的宣教,给他们普及更多的预防知识,有很多病通过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预后效果都是不错的”。

保障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重大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项龙抵达喀什后,接诊了一名来自叶城县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小患儿,“一直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没什么效果,心功能也不太好,我远程会诊后觉得需要转诊到喀什二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小朋友并不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她是一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并已经出现先心病并发症:三尖瓣腱索断裂,需要进行手术”。

为了使患儿得到更好的治疗,项龙请了后方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多学科远程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尽早手术。但喀什当地医疗条件不够,需要转诊到上海进行手术。“当时孩子病情比较重,转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后先后经历两次手术,一次三尖瓣瓣膜置换术,另一次是安装起搏器,最终救治成功。”

虽然在喀什地区一直都有各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项目,但不够规范也缺乏体系。“医学上对于先心病,提倡早期筛查和诊断、规范的随访和治疗。有些类型的先心病,因没有及时筛查出,错过手术时机,到了一定年龄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先心病的规范化筛查非常有意义,这项工作得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大后方的大力支持,我们希望把儿中心的医疗资源对接给这里患有先心病的孩子,使得有手术指征的,尤其是复杂和危重的先心病患儿就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据了解,目前包括项龙在内的上海援疆儿科、心脏外科主任及喀什二院超声科医师组成的先心病筛查团队,已完成喀什地区巴楚、叶城、泽普和莎车县的几百名孩子先心病筛查,其中部分孩子已在喀什二院心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还有部分孩子将转诊至上海接受手术治疗。

由于喀什地区危重孕产妇较多,危重新生儿占比很高。来喀什二院不久,项龙就为一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由于换血术要求高,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出血、栓塞、休克、感染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在当地开展极少,项龙和新生儿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及应急预案,经过4小时的换血治疗,终于成功救治了这名患儿。在项龙的带教下,喀什二院新生儿科医护团队已可独立开展新生儿换血术,这标志着喀什二院新生儿科已经成为地区具有较强救治能力的危重新生儿诊治中心。

项龙由衷感到,这是一代又一代上海援疆医生的成果。“上海对喀什二院新生儿科医疗援疆已经十年,我来的时候,前期的援疆医生已经培养了一支非常优秀的团队,危重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救治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到产房接诊早产儿甚至超早产儿,医生们也不会惊慌,如何抢救、如何复苏以及如何操作呼吸机等流程都已比较规范。”

项龙的工作离不开前人打下的基础,而他自己也在为后来人添砖加瓦。手握“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的设计图纸,项龙看得十分仔细,认真记录下需要改动的细节。“一年半的时间很紧张,每当觉得很疲惫的时候,想到喀什地区危重新生儿和儿童的生命所系,就不敢有半点懈怠。”

也能看疑难危重患者了

多年来,通过“以院包科”等形式,沪上多家三甲医院与喀什二院携手打造喀什二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心、妇产科疾病诊治中心等10个临床医学中心,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目前当地急危重症基本不出区,重病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救治,而且效果较好。

今年上半年,喀什二院耳鼻喉科来了一名55岁维吾尔族女性,她的主诉为“左耳闷2年余,加重1个月”,一开始,接诊医生将其诊断为中耳炎,但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她的左鼓室内有红色的占位,最终这名患者被确诊为罕见的鼓室副神经节瘤,发生率不到十万分之一。“鼓室副神经节瘤症状和普通中耳炎很像,必须做好鉴别工作,否则手术时误伤了血管,会导致术中大出血。”喀什二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杜强医生告诉记者,这是喀什二院做的第二例鼓室体瘤切除术。巧合的是,该院第一例鼓室体瘤切除术也是由同一家医院的援疆专家王武庆教授在2013年完成的。

同一种罕见病,九年的时间,见证了援疆医生的真情接力,而让人感动的不止于此。“十年前,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吴皓带队援疆,率先在南疆地区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诊断工作,将喀什二院建设成为南疆地区听力筛查和诊断中心。此后,王武庆、焦宇、倪玉苏、陈泽宇各位主任来到喀什二院援疆,接替这项任务,做了大量的杰出工作。此次,我来到喀什二院,继续推进这项工作。”杜强表示,自己申请了课题基金,专门为没有通过听力筛查或者诊断为中重度耳聋的孩子做免费的基因检测,“如果是遗传性耳聋,那么我们可以避免这个家庭再生出第二个、第三个耳聋的孩子”。

在危重症患者的诊治方面,现在喀什患者在当地就能享受来自上海的优质医疗服务。

今年6月,喀什二院心胸外科主任、仁济医院的杨文钢医生成功为一名70岁维吾尔族老人实施了冠状动脉不停跳搭桥术。“传统的冠脉搭桥手术,一般都在心脏停跳、体外循环的条件下进行,但这名老人年纪大,对于手术也比较抵触,不停跳搭桥术简化了手术流程,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对医生要求比较高,但对患者预后更好。”杨文钢告诉记者,到喀什以后,自己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包括首例急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首例PFO介入封堵术等,“看着自己亲自‘传帮带’的医生们逐渐独自胜任了手术,看见业务培训台下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看见下社区义诊时当地群众感动的泪水,我感到自豪和骄傲”。

除了派出临床科室的骨干专家外,上海还派出了医院管理人才,将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带到新疆。上海市肺科医院宣传处孙辉援疆后,担任喀什二院院长助理、医务部主任,他以等级复评审为契机,梳理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医疗服务流程以及医疗风险点的查漏补缺,“我来以后的工作重点就是推动喀什二院三甲复评审,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三甲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肯定比以前更高,医院的管理也要与时俱进的。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帮助医院各项工作持续向好”。

同时,孙辉还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当地老百姓健康方面的知识是比较缺乏的,因此针对一些地方病、慢性病,我们主动联系了喀什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我们的专家教授在当地人上班的时间段做一些健康科普,这样既能拓展当地老百姓的医学健康知识面,进而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也能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上海援疆医疗队通过师徒带教、传帮带、援疆项目培养等方式,让先进医疗技术和临床经验在喀什落地生根。陶晓明是第十批第一轮援疆医疗队的副领队,回到上海后,他仍然心系喀什,“回来后常常跟我带教的学生联系,其中有两个学生想考上海的医学研究生,我就辅导他们专业上的内容,今年成功考上了复旦和同济,我相信他们学成回喀什后一定会成为医院科室的中坚力量”。

人才是一家医院发展的基石,公开资料显示,“十三五”以来,上海市委托上海健康医学院为喀什地区定向培养医学本科人才,上海健康医学院院长吴韬(第八批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曾任喀什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截至目前,已培养了124名医学本科人才。同时,依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同济大学医学院为喀什地区定向培养医学研究生人才,目前已经培养了42名。上海援疆对口的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还开设并招收了高职临床医学和高职护理学的学生,在上海和喀什两端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高职—本科—研究生”的系统卫生人才学历教育培养体系。

过去的10年,喀什二院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背后联结的是上海喀什一东一西两座城市深厚的情谊。而未来的10年,喀什二院仍将一步一个脚印,继续不断向前。“大家齐心协力,最终获益的,是当地的各族群众。”周斌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