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打造南疆一流现代化教育体系
第78版:封面报道 2022-10-17

打造南疆一流现代化教育体系

应琛

叶城县棋盘乡伊勒尼什村的孩子们会用熟练的普通话交谈。摄影/孙中钦

肖铭(左二)在喀什六中新校区施工现场。

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效果图。

喀什六中全新的航天科普馆。

喀什六中中青年骨干教师暑假期间在上海参加培训。

上海援疆正逐步探索出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涵盖师资队伍、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援疆体系建设,全力打好“组合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推动喀什地区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迈向现代化。

记者|应琛

“咱们国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出的信号最早是从咱们的新疆喀什地面接收站接收到的……”听到老师讲解到这个信息,孩子们好奇的眼眸闪现着激动的光芒,显得更加兴奋和自豪,纷纷小心抚摸着实验操作台问:“这就是电视新闻上说的,真的北斗导航系统吗?”

这是上海援疆在喀什六中建立起的航天科普馆试运行时,六中的同学们看到这些高科技的教学设施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而发出阵阵的赞叹时的一幕。

很多同学说,这仿佛在梦中一样……但这并不是梦,是真实的教育。

2010年3月,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海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由原来的阿克苏地区的“一市二县”调整为喀什地区的莎车、泽普、叶城和巴楚四县。从当时至如今,上海不仅派出了多轮次的援疆教育工作者,还于2019年成立了援疆教育集团,启动“玉兰工程”,组建“名师工作室”,以此来重点建设好喀什六中核心校和四县一批标杆示范学校。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社发组组长,喀什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磊表示,上海援疆正逐步探索出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涵盖师资队伍、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援疆体系建设,全力打好“组合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推动喀什地区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迈向现代化。

玉兰花已然绽放

2016年,应喀什地区要求,喀什六中成为上海对口学校。在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资金项目支持下,为喀什六中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在这些年里更是有了大幅提升。

2021年9月,上海市特级校长肖铭作为上海基础教育“组团式”援疆教育人才总领队,带领90名教师包机抵达喀什,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干练的作风被誉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智力援疆“轻骑队”。肖铭本人担任喀什六中校长。

在肖铭看来,上海教育精细精致的特征,已经植入到了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到课堂教学等学校办学的多个方面。

尤其在课程方面,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支持下,肖铭设计并亲自实验《“山海同心”思政人文综合教育活动课程》,通过阅读认知、体验表达、行走考察三大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中国话、中国诗、中华史、中国路、中华志的多方位文化思想教育和“认知、情感、美感、意志、行动”多方位的浸润。目前,“山海同心”系列已经形成了18门课程的完整体系,受到当地教育领导和同仁的高度认可。

为了保证课程高质量实施,肖铭还引进上师大人文学院《中华文史经典精读》课程,请院长和近十位教授通过线上线下为当地师生讲课。学校缺少中国书画方面的教师,他就自己编写《中国书画欣赏与表达》讲义,带教当地教师,每周六晚上用近两小时时间,亲自给学生开课,受到当地师生欢迎。

此外,新民晚报、上海昆剧团等单位也多次来喀什六中组织开展了丰富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

上海援疆并未止步于此。因喀什六中位于中心城区,校园规模受到制约,到目前为止,只有高中部,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提升和长远发展。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抵达喀什后,就开始对喀什六中新校区建设进行谋划和推动。“历经一年多时间准备,去年11月开工的上海援建的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全部主体已经完成结构封顶。”肖铭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建成后的新校区占地268亩,将会是一所初高中齐备的现代化大型寄宿制学校,而这也为喀什六中实现“喀什龙头、南疆领先、全疆一流”这一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喀什六中原本是当地一所较有影响力的民族中学,随着南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学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从一所民族中学变成一所符合当下需要的现代化中学。”肖铭表示,通过上海援疆在软硬件上的大力推动,喀什六中实现了快速转型,一所现代化中学的态势已经成型。

而喀什六中的发展也已深深打上了上海援疆的烙印。“大家谈到六中,就会想到上海援疆。学校的玉兰班更成了喀什六中的新标志。”肖铭表示,通过口口相传,美丽的玉兰花已在当地绽放并深入人心,“从今年的招生情况就可见一斑,在其他同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的招生分数线比去年高了30多分”。在新校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招生人数、完善办学条件之后,喀什六中未来必将建成教育援疆的示范校、标杆校、带教校,发挥援疆教育核心校的功能。

着力打造南疆一流理工类职业院校

在莎车县城西北部,建设中的莎车县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暨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筹)(以下简称“喀理工”)已初具规模,一道融合人文与自然的城市风景线正逐渐成型。

整个喀什地区有将近460万人口,对教育的需求也非常大。以新疆人口最多的县莎车县为例,教育人口约36万,占到总人口的40%。另一方面,本地各族群众,大多更偏向于在本地接受技能培训并就业。喀什地区教育部门和上海援疆前指做的一番调研发现,喀什地区原来只有一所高等职业类院校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再加上各个县的一两所中等职业类学校,远远满足不了整个职业教育的需求。

在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谋划和推动下,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筹)最终选址在莎车县办学。莎车分指工程项目工作专班成立,确定由莎车县教育局负责校区建设。莎车县教育局副局长、援疆干部张权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学院地址是2020年底确定的,规划面积约为1300亩,项目规划(征用建设)用地889亩。”2021年,学院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5月,项目开工,近千名党政干部、技术人员、建筑工人夜以继日持续作战,抢人员、抢时间、抢技术施工周期,保证项目顺利进展。项目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实现结构封顶。

硬件建设的同时,喀理工的机构筹备也随即展开,包括人员、学院和专业的设置等等。上海援疆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工作队领队,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干英俊有了新身份——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负责推动学院设立申报等软件建设。

2020年,干英俊和同事们刚接手职教援疆工作。当时担任喀什职院教务处处长的他和队员们帮助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新专业开发申报、科研立项、专业技能大赛、实训室规划和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工作上,实现了“从无到有、提质培优”的新突破。

中期轮换后,工作队更有“底气”,而继续第二轮援疆的干英俊成为前后两期援疆教师队伍的桥梁。“一场比赛的上下半场,我都参加了。”如今,干英俊带领着工作队成员走上了全新的“赛场”。

据介绍,学校的申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自治区教育厅的专家组已经对我们进行了指导。接下来,相关人员可能要到自治区进行答辩,然后专家还会再来进行实地评估……”干英俊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在教育部完成备案后,喀理工才算有了正式的名分。

在专业的申报上,喀理工设置6个学院,包括汽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健康护理学院,机械电气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2023年拟首批申报招生6个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护理专业。

“南疆地广人稀,学院和专业的设置都是根据我们前期调研的结果来定的。有的是南疆发展大量需要的,如汽车类和电子信息类;或者是当地最稀缺的,像医护人员,但培养一个医生的周期太长,设立护理专业,从培养一个全科类的护理人员开始。”张权进一步补充道,“为了充分利用好上海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我们首创了‘院包系’的形式,即一所上海院校对应支援二级学院(系)的建设,这在教育援疆历史上是第一次。”

相关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前期建设工作最近也已经启动。“6个专业实训室的规划和论证基本完成。此外,我们也已经积极接洽了一些上海和当地优质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当地产业结构及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干英俊表示。

随着新学校申报工作顺利完成,2023年9月喀理工将正式开学。未来,这所新校将利用上海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以全日制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高职教育与继续教育并举,全力打造“类型教育、理工特色、产教融合、校地共长”的南疆一流理工科类高等院校。

建立“带不走”的师资队伍

无论是老校的转型,还是新校的筹建,都需要大批专业人才等软件的大力支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上海教育援疆始终把助力当地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帮扶内容之一。

张权抵达莎车后,调研了当地500多所学校,总结莎车教育发展优势,也发现了瓶颈——在师生互动中,当地教师的教学效果较佳,但仍存在教学理念和策略的短板,亟须拓展和引导。如何加强本地骨干教师的培训,帮助当地培养留得住、用得好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围绕这个问题,原计划进班级顶岗上课的援疆教师转了岗,改任莎车县兼职教研员,专注做好全学段教育教研的示范研究。

同时,莎车分指持续加强两地教学交流研讨,上海教育专家通过视频远程教育培训,为当地教师传经送宝。去年6月,“莎车县教育教学名师基地”挂牌成立,启动德育(思政)、语文、数学、历史、体育、学前教育等6个名师工作室。专家的引领和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使莎车县的教师队伍更加有生机和活力,为更好更快提高莎车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三年来,通过一系列帮扶项目,莎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整体教育水平已跃升到喀什地区头部地位。

为了进一步做好喀理工的筹建工作,2021年10月,莎车县教育局制订了骨干教师培训方案,计划在系统内遴选出20名专业对口、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输送到上海对口帮扶喀什地区的多所职业院校进行为期5个月的骨干教师能力提升跟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培训等。

“早在去年12月,20名教师的名单就已经确定了。虽然受疫情影响尚未成行,但从今年3月至今,他们一直在莎车每周进行集中培训,并线上与上海四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导师视频连线培训。”张权表示。

据悉,上海援喀职院教师工作队已经先后为这20名老师组织开展了9场先期专业培训。讲座主题包括喀理工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1+X”、校企合作、课程思政、学生管理中的心理调节、教师科研意识、统计学方法与应用等,涉及新学校规划、专业建设、教师成长与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储备师资深入了解学校筹建与自己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比之下,喀什六中的26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则幸运得多。在严峻的防疫形势下,今年暑假期间,他们来到上海参加了由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双新”背景下教学与管理方式的变革培训班。为期十天的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包括专家讲座、沙龙研讨、文化考察和自我研修四个板块,旨在结合教育和课程理论的专题学习,帮助教师养成全新的工作思维。

肖铭表示,随着喀什六中新校区的建成,学校发展面临新的契机,教师队伍的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更是有关南疆教育转型改革的关键问题。所幸的是,喀什六中在这方面已经确立了明显的上海优势。尤其是2019年加挂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的校牌之后,喀什六中成为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一员,大大增强了学校师资培训的资源优势。

肖铭透露,喀什六中接下来的发展目标是成为自治区的实验性示范学校,面对这样的任务必须靠骨干队伍引领支撑,骨干教师需要有与众不同的眼界与格局。

“通过这次培训,骨干教师将对新的理念和新的教育发展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新理念新思考灵活工作,注重创新。”肖铭表示,这次培训不同以往,不是简单地听课,而是多方面、多层次地拓展视野和理念,包括文化考察等形式。

得益于上海“大组团”教育援疆新模式,上海的先进理念与举措,势必会为喀什地区教育事业输送源源不断的动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