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杨浦:人民城市是这样建设的
第50版:封面报道 2022-10-17

杨浦:人民城市是这样建设的

孔冰欣

杨浦滨江焕然一新。

百年前曾是东华纱厂的长阳创谷,人才济济、成果斐然。

大创智数字经济创新实践区。

杨浦滨江打造“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

杨浦将全力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区环境。

上海是人民的上海,杨浦也是人民的杨浦。风起时,杨浦正逐梦。

记者|孔冰欣

2022年的国庆节,杨浦格外热闹。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漫步杨浦滨江,眼见微波荡漾,飞鸟盘旋;耳听儿童嬉戏,欢声笑语;鼻闻青青芳草,沁人心脾;打开手机App,发现总部驻扎杨浦的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已特意启动了#爱申活干杯!#系列主题活动:欢迎喜欢上海的朋友们,用镜头记录乐享申活、情迷魔都的精彩画面,互动有好礼!

作为一个“老杨浦人”,记者很容易在杨浦滨江一边惬意地散着步,一边抚今追昔,陷入沉思与畅想。百年深厚积淀,杨浦蓄势待发;十年辉煌成就,杨浦焕然一新。“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互联网大厂、在线新经济领域的当红“独角兽”云集,“旧改大决战”让群众告别“蜗居”、实现“安居”,抢抓数字化转型重大机遇……杨浦深入践行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时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将工作生活的家园打造得更具原生态、人情味、烟火气和未来感,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上海是人民的上海,杨浦也是人民的杨浦。风起时,杨浦正逐梦。作为人民城市理念的提出地,杨浦将奋力书写人民城市建设的崭新篇章,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黄浦江的水,浪奔浪流永无歇止,这股激荡的时代潮涌,也把杨浦推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杨浦持续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不断促进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加快实现“校区园区化、园区社区化、三区一体化”。华丽蝶变的背后,是杨浦对创新的坚持、执着甚至是痴迷。全区已有以电子信息、新材料为核心的复旦科技园,以现代设计为核心的同济科技园,以科技金融服务为核心的财大科技园等7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占全市一半以上(全市13家)。区域内列入国家级“专精特新”的企业23家,列入市级“专精特新”的企业有258家,高新技术企业有1104家,均位居中心城区前列……杨浦创新发展的底色越来越亮、成色越来越足,连续四年被国务院表彰,并入选了全国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区。

今年7月6日,新的好消息再度传来。“潮涌浦江,砥砺奋进”杨浦区重大工程开工仪式宣布:杨浦将加快推进“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充分发挥美团、哔哩哔哩、字节跳动等一批在线新经济领军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相关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当天开工的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其中哔哩哔哩新世代产业园项目,尤其得益于杨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创新突破。杨浦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持续做好纾困服务,通过审批改革再创新,帮助企业全力抢回被疫情耽误的时间。该项目在取得规划方案批复后,当天提交施工许可申请、当天完成施工图审图、当天取得施工许可证。目前,美团、哔哩哔哩、中节能、中交等总部项目已开工建设,字节跳动、合生等项目也将陆续开工。杨浦滨江,正在加快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向“在线新经济产业首选地”转型升级。

如何推动创新?杨浦交出了这样一张答卷。

《2021年杨浦双创示范基地指数报告》显示:杨浦区双创指数达288.8,同比增长10.5%,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速。其中有什么秘诀?我们不妨将视线转向9月全国双创活动周现场,便可一窥究竟:来自杨浦的政策“魔盒”——税立方,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它是杨浦税务部门针对区内创新创业企业提供的集成式服务包,经过5年的迭代升级,共计推出62项服务举措,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纳税服务。

汀树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小微企业,企业负责人杨爱俊介绍,公司所在的科技园背靠上理工,科技园内的各类实验室和技术设备都会向园区小微企业开放,为初创企业解决了不少成长的烦恼。事实上,作为上海高校密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杨浦在深化区校合作、推进科技创新上可谓“动足了脑筋”。比如,建立区领导定点联系区内高校院所机制,支持人工智能、智能建造、医工交叉等区校合作产业化项目建设;又如,去年再推20项具体措施,强化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辐射带动等功能。2021年,全区完成技术合同认定共计4388件,合同总成交金额146.39亿元,同比增长134.7%。“技术交易市场活跃,一方面说明成果创新质量高,有市场愿意买单;一方面说明企业创新活跃,通过市场交易能快速满足发展需要。这是创新主体活力的体现,也是区域创新力的体现。”上海技术交易所工作人员如是解释。

而百年前曾是东华纱厂的长阳创谷,更加人才济济、成果斐然:这里集聚了一批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的创业人才,入驻了近200家双创企业,成为上海中心城区专为知识工作者打造的Campus创新创业街区。园区内集装箱式办事空间——“创厢”,其离厅式自助办税服务厅为全市首创,纳税人不出区,就能办理发票领用、发票代开、个人所得税纳税清单打印、发票认证等通办业务。

这仅仅只是杨浦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当好“金牌店小二”的一个缩影,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方案,杨浦已经推进到5.0版,涵盖了150项改革举措和10大特色品牌。“土生土长”的高新技术企业万物新生集团(爱回收)初创时只有六七个人,“区投促办工作人员就主动把相关政策送上门。这种支持一直在继续”,爱回收副总钱静波深有感触,“这样的支持很及时,也很细微。在区相关部门牵线下,研发团队相关的人才储备也得到解决”。

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2018年起,杨浦牵头成立了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加快推动长三角创新要素的联动融合。2019年,杨浦被推选为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并联合常州武进、嘉兴南湖、合肥高新等地,推出了长三角双创券通用通兑试点工作,为实现财政资金异地结算、科创企业发展进一步打开空间。如今,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正升级打造“长三角创业一件事”,将各地政务、人才等八个方面的双创资源、科技项目放在一张“图”上,方便长三角科创企业通过平台找人才、资金、项目,加速创新要素流动,持续提升创新能级。

滨江有景,宜居有情

“沪东第一路”杨树浦路,这条马路见证了产业工人热火朝天的青葱岁月,见证了5.5公里杨浦滨江岸线的贯通,接下来,它还将见证杨浦“一核一心聚力,两带四轴串联”的美好明天。近期,在“潮涌浦江,共建美好人民城市”2022上海规划土地宣介会上,杨浦描绘了一张区域发展核心——滨江南段大规模老厂房改造和里弄建筑保护修缮的蓝图。以杨树浦路为界,南面加快老工业厂房改造升级,以85街坊为代表的厂区,将改造成创智滨江中心和人民城市会展中心;北面围绕86街坊等里弄建筑实施风貌保护利用,未来将引进科技创新、在线新经济、文化创意、科技金融类及总部型优质企业,为“老瓶”装入“新酒”。

那么,如何对旧改后剩余的里弄建筑进行保护和活化利用?以滨江南段为例,围绕50年以上历史建筑的建造年代、房屋类型、现状情况、占地面积、是否纳入旧改范围等情况,杨浦进行了一次普查,明确风貌保护街坊35处,优秀历史建筑12处、文物保护点26处,保留保护里弄建筑约33万平方米。其中,不少里弄建筑将延续风貌肌理、保留居住功能,结合古船博物馆等文化设施落地,一个独具韵味的“海派社区”正在加速形成。未来,杨浦滨江中北段还将加快打造集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研发转化、文化创意、休闲居住等功能一体的高品质复合滨水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对杨浦科学改造公共空间、变“工业锈带”为“生活秀带”的做法表示了肯定,并要求: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杨浦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以更优的供给满足人民需求。百年制皂厂的废水处理管道,变成了“时光隧道”,废水池变身为下沉式空间;始建于1902年的祥泰木行旧址,整修成公共空间,保留保护的一门一窗、一梁一柱,与缀满爬山虎的墙垣相互呼应,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历史、乡愁、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这些关键词,是杨浦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根本遵循。同时,杨浦将滨江作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区域,建成开放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打造人民城市理念的宣传平台和教育培训基地;积极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世界会客厅”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无障碍创新示范区等5个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占地面积超过35000平方米的生态创新城市公园——大桥公园,并加快推动总长约1150米的上理工段滨江贯通开放。

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表示:滨江开发管理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到,人民是主体,“为人民”是根本目的,“人民建”是关键路径。我们把最珍贵的滨江临水“第一立面”资源留给人民,将修旧如旧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我们打造了滨水绿色低碳廊道,滨江岸线每隔700米就有一个党群服务站,每个服务站都设置了“人民建议征集点”。“滨江可否增设一些遮阳设施和绿化?乐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在玩,但周边只有饮水池,却没有洗手池……”一条条来自人民的建议,如今都成为了现实。

所有努力,只为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只为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谢坚钢感慨,“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6月,上海下了一场暴雨,定海地区8000多户居民的家浸泡在水里,我们去现场看了以后心情很沉重……杨浦是旧改大区,我们把旧改作为最大的民生”。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杨浦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累计拆除旧里房屋380.28万平方米,包括定海居民在内的16.35万户居民实现了安居梦。

街区宜漫步,建筑可阅读,城区有温度。在鞍山五村,安置着孟菲斯派设计大咖、同济大学荣誉教授安东·西比克(AldoCibic)的“外星小窝”;在杨浦区首家街道社工站——延吉新村街道社工站,由同济大学十几个学科组成的“城市360”空间改造团队大显身手,他们从空间布局以及居民的生活需求着手,推动社区微更新,提升群众幸福感。从城区治理的全局到细节,无不彰显着人性化城区、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的“杨浦软实力”。

擘画蓝图,明朝更好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杨浦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突出“人民城市”和“创新发展”两大主题,大力弘扬敢于创新、敢于争先、敢于攻坚、敢于担当的“四敢精神”,进一步壮大人民城市发展动力,充分激发人民城市治理活力,全面彰显人民城市宜居魅力,不断提高党对人民城市建设的领导能力。

人民城市到底是怎样建设的?杨浦提供了一个范本。“十四五”期间,这片热土的形象与内涵,将继续华丽蜕变,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线新经济所提供的澎湃动力,将助推杨浦一路奋进,勇往直前。

杨浦正在全力打造“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大创智数字经济创新实践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一带一区一圈”数字经济地标:“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力争到2025年集聚300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当年以同济周围4条总长不足3公里的马路划出的“圈”——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到2025年,力争成为千亿级现代设计产业集聚区;作为全市首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之一,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围绕数字健康、数字商业、碳达峰、数字教育等融合性主题,使数字化技术高效赋能市民(C端)、企业(B端)和政府(G端),推动市民生活数字化、企业经营数字化和城市治理数字化场景的深度融合。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人民谋幸福。杨浦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区环境。“十四五”期间,将全面启动全区剩余13.4万平方米小梁薄板和不成套旧住房改造修缮工作,加快推进加装电梯、“美丽家园”建设等民心工程。

建设人民城市,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工作在杨浦的人们,时刻都能感受到拼搏的力度与关怀的温度。努力让来者心动、观者心悦、居者心怡,是杨浦不懈追求的目标,下一个十年,他们心怀期望,自信满满。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