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崔泓
李萍(广东深圳,职员)
今春回屯溪,我和先生去拜访收藏家晨欣老师。得知他刚从上海返回屯溪不久,妻子患病在上海住院,出院后留在上海女儿家休养。他见缝插针,回屯溪为他第四本书《徽州淘古录》出版忙碌,这是继《宝牧斋随笔》《宝牧斋续笔》《宝牧斋再笔》之后的又一本,也是他退休后所著。一个月后,我离开家乡,收到晨欣老师的新书。
去之前,晨欣老师问我们想看什么。本想看他收藏的名人手札,但手札故事太多,一本手札要讲半天,我觉得不好长时间打搅诸事缠身的他。“看看古钱币吧!”他一盒一盒打开精心保存的古钱币,只见一板一板的通用钱币和“花钱”,每枚下方皆有简单注释,他一枚一枚讲解给我们听,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钱币一直讲到民国年间。一枚古币浓缩一个朝代,按照朝代更替顺序,从古币的形状、厚度及铸造工艺,能看出朝代的繁荣或衰败。讲到“花钱”时,他情不自禁地说:天下所有的吉利话,在花钱上都可找到。并从近千枚花钱中找出了“万事如意”“顺风大吉”“富贵寿考”“长命富贵”“状元及第”“独占鳌头”“招财进宝”“一本万利”“驱邪降福”等数百枚来供欣赏证实。可见古人对语言文字的敬重程度——祝福挂在嘴上,镶刻在随身物件上。每枚“花钱”都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晨欣老师还收藏古代纽扣——古人的纽扣,甚是精彩。一枚枚精美的纽扣,向我们展示古人对生活细节的讲究和认真。
晨欣老师的收藏涉猎范围广泛,和徽州有关的东西,和他家乡黟县有关的东西,统统想揽入其中。我知道他收藏近代篆刻名家黄牧甫系列,无意间说出我们曾在顺德清晖园见过黄牧甫的题匾,黄牧甫在岭南一带很有声望。晨欣老师说:“有照片吗?发我看看!”可见,他对家乡旧物的热爱,寄托着炽热的情感。这些藏品无疑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与每一件藏品的结缘,恰似他人生一个个片段,这些片段串起他的完整人生。
马未都曾说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百分之八十的收藏家到过徽州,一方面说明徽州古物的丰富,另一方面说明好东西大多已流出徽州。一些流失外地的徽州古物,晨欣老师通过网络买回。 十几年前,我因写小说《浅绛天堂》,有幸见过他收藏的浅绛彩瓷。我和朋友到他家,他打开橱柜,展示浅绛彩瓷的一霎,那份收藏者的喜悦及自豪扑面而来。
这次收到晨欣老师的新书一月有余,以我一目十行的习惯,早已读完,但我并不想匆忙翻过。我将这本书背到深圳持续品味。他在书中讲述他与一件件藏品相遇,来龙去脉,幸运与惊喜,吃亏与上当,甚至人们忌讳说出的价格。你仿佛在听一位老者讲述人间百态,仿佛看见他和商人讨价还价,最后将藏品揽入怀中所流露出的那份开心。
一件件藏品、他买到的,没有买到的,因价格昂贵而舍弃的,因迟疑而错过的,那些极具地域特色的徽州古物,它们正以加速度方式,离开徽州人的视野,消失在茫茫世界,不给徽州后人再见机会。
面对早已坍塌并逐渐消失的古徽州建筑及古徽州人的生活方式,总有人心有不甘,努力抢救些东西出来。晨欣老师就是这么个人,靠自己有限的薪资,一件件地捡拾回来,让徽州后人了解到,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是徽州人对自然、生命倾注的热爱,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不惜时间、金钱,记录它们的前世今生,给后人一点念想。相信那些徽州古董,它们会被后人小心翼翼地存放在某个时空,以某种方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