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开放,上海的商业气质
第59版:文化 2023-11-20

开放,上海的商业气质

应琛

上图:商业旅游地标“中华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上繁华夜景人气依旧。

左图:2021年5月29日,在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上海商船会馆里,一场“洋大厨与上海菜单——海派文化下午茶”活动让中西文化找到了联结。 摄影/孙中钦

左图:1989年12月8日,在外滩边的东风饭店里,上海的第一家肯德基开业了。这是上海人头一次接触西式快餐。

上图:进博会期间,位于南京路的上海进博集市城市会客厅也吸引了众多顾客。

成就上海辉煌过去的那些因素,正在成就它的未来。而这里的商业故事,还望不到边际。

记者|应琛

10月底的上海郊区,天朗气清。从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村口远远望去,一座古塔直入蓝天。它就是距今一千多年的青龙塔。距青龙塔大约2公里处,是上海博物馆青龙镇遗址考古工作站。从2010年起,上海博物馆对这一区域进行了长期的考古发掘。时至今日,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继续——古代的路基、墙根、水井正在重见天日。

青龙镇是上海港不折不扣的“老祖宗”。彼时,对于青龙镇上往来的商贾来说,行船时看到青龙塔尖的灯火,就知道青龙镇不远了。青龙塔,是当时全球客商重要的航标和灯塔,也是中国对外贸易史的重要注脚。

一千多年前种下的开放种子,如今正在进博会这股东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六届进博会,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4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到289家,数量为历届之最,展示了442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到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在“四叶草”的见证下,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从古塔到进博会,开放深深刻在这片江南水乡的基因里。在这片热土上,上海迎的始终是五洲客,计的一直是天下利。

开埠前并非小渔村

有一种说法是,开埠前的上海是一个小渔村。

然而,从青龙镇的历史就能看出,开埠前的上海早已不是一个小渔村。早在唐天宝年间置华亭县后,上海地区就开始逐渐起势。由市集或港口逐步形成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工商业者居多的青龙镇、华亭镇、上海镇等逐次发展起来。其中,青龙镇当年坐拥水陆交通十字路口,为唐宋海贸要冲,船只往来极为频繁,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此地作为市镇的兴盛。

一度,青龙镇上交的商税位列全国第五,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上海第一港”。如今,学界将青龙镇看成古代海上丝路重要的起点之一!而后,因为河道淤塞等情况,青龙镇渐渐没落。可上海的商业气质就此铸就!

明朝中叶,松江府四十余镇大多立足商业,并以商业闻名,使得长三角最东端江南一带成为“东南名邑”。康熙年间开放海禁,由此,上海不仅成为中国棉布进出口量最大的港口,也成为中国海上贸易的中转站。乾隆年间的上海港十分繁荣,停泊在港口的国内外船只超过3000艘。上海港形成了通往北洋、南洋、长江、内河、国外的各路航线。

嘉庆《上海县志》中说上海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上海开埠之前,从苏北、宁波以及全国各地聚集到上海的人,已经在上海建立了同乡组、同业团体。如始建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商船会馆,是晚清以前中国最大的同业会馆,在上海航运、商业、贸易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乾隆廿二年(1757年)福建泉州、漳州商人在上海建立了泉漳会馆,两年以后粤籍商人建立了潮州会馆,道光十年(1830年)前后,山西行栈商人建立了山西会馆等。同业团体又称行帮、商帮。

而这些行帮、商帮之运行,在上海逐渐形成了一些在商言商的商业规范。

从“十里洋场”到“上海制造”

19世纪中叶,上海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上海是中国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宣布上海正式开埠。

从那之后,这座名不见经传的沿海小城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城区范围由县城逐渐延伸至城外,众多新马路、新洋楼在田间诞生,开发计划层出不穷……

英国人从外滩到静安寺之间打造了一条长5公里的大马路。马路形成后,两侧的华商店铺、洋杂货店等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据统计,到19世纪末仅华商网点就有184户,分布100个行业,到处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这就是上海开埠后最早的商业街——南京路,也是魔都商业传奇的原点。

南京路诞生后不久,百货公司的热潮开始风靡上海滩,并相继诞生了无数个上海第一、全国第一!那时候,上海人口中“到公司去”就是“白相”的代名词。

1917年10月20日,全中国第一家百货大楼——先施百货开业,当天整条南京路被围得水泄不通。作为第一家由中国人开办和经营的现代化百货公司,先施开创了亚洲百货业诸多先河:首次采用开放式货柜售货、第一个雇佣女售货员、制定商品明码标价和不二价制度、售货一律开发票……它还是最早在上海引入暖气设备的商场。

一年后,永安百货开业,则开启了上海摩登时代:首次在商场内安装日光灯;首次对外开设营业舞厅和旱冰场,举办了中国第一次时尚秀;首次采用购物礼券的运营模式;甚至无意中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代带货网红“康克令钢笔小姐”......

两家随即展开了商业大战,但还没决出胜负,1926年,新新百货亮相。商场主打国货,并首次在大楼内安装空调,夏季开放冷气,很快就能跟另外两家分庭抗礼。

1936年,第四家百货公司大新百货也登陆上海,不仅配备有18扇临街的大橱窗和全天候开放的空调,更是引进了两座轮带式自动扶梯,乃是全亚洲首创。

白先勇先生曾这样回忆道:“(上海)是个魔术般变化多端层出不穷的童话世界,我踏着自扶电梯,冉冉往空中升去,那样的电动扶梯,那时全国只有大新公司那一架,那是一道天梯,载着我童年的梦幻……”

至此,南京路已经集齐了四大百货公司,并有无数的化妆饰品、钟表眼镜、银楼珠宝、成衣绸布等店铺,77米的和平饭店和83.8米的国际饭店雄踞上海之巅,南京路从东到西一片繁华,霓虹灯彻夜明亮,“十里洋场”的美名开始响彻全国。

1949年至1978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上海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但上海商业依旧傲立全国之首。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上海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消费品牌高地。

钻石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上海牌缝纫机、中华牌香烟……除了上海专属的繁华与热闹,上海制造,无疑是当时最热门的商业关键词。

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迈进

改革开放之后,上海虽然不是第一批开放的城市,不过发展重心已经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其中商业是重点内容。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持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兴起,升级、新开项目开始注重内部设施现代化,以及引进国外品牌。比如,上海友谊商店完成扩建;市百十店经内部装修后改名华联商厦;市百一店在上世纪80年代末装修改造……

在此期间,上海夜经济开始盛行。1984年5月,南京东路商店全部开启夜市。到1987年,全市更是有773家商店开设了灯光夜市,改变了三十多年来晚上七八点商店打烊,马路一片漆黑的状况。

老项目改造的同时,新品牌、新项目也陆续登场。

1989年12月18日,上海首家肯德基在外滩东风饭店开业并引发了轰动,尽管价格不菲,但人们争相排队品尝。当天《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上都用整版刊登了开业广告。

1990年,上海第一个现代化城市综合体——波特曼上海商城落成。要说它有多前卫,你能想象30多年前,上海商城就有屋顶花园和直升机停机坪,还有上海最早的涉外酒店式公寓,南京西路最早的甲级写字楼,并引进了香港惠康超市、屈臣氏大药房、满汉全席酒楼、HARD ROCK咖啡馆等上海首批外资连锁品牌。

这一年,浦东开发开放的帷幕拉开了。上海的开放创新自此上演了后来居上的精彩逆袭。仅仅过了两个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就此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继续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迈进。

上海的商业通过流通改革、引进外资、放开市场等手段,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了质的飞跃。

其中,“中外合资”是绕不开的话题,百货扩张潮也再次掀起。以中日合资的第一八佰伴为例,1995年商场试营业当天,人山人海,共有107万消费者涌入购物,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就连媒体都惊呼“上海重现当年南京路先施百货开业的盛况”。在此后很多年里,这家商场都牢牢占据上海百货销售榜首的位置。

也是在这个十年里,港资、外资不断涌入上海。他们的项目多定位高端,主要集中于市区重点CBD商圈,并将港式购物中心和高层甲级写字楼模式引入上海。而这一时期经济和城市建设迅速发展、零售业和房地产业交融性发展,为上海购物中心爆发式增长提供了土壤。

1997年开业的梅龙镇广场最具代表,项目是最早将“shopping mall”概念引入上海的商场,初一亮相,就惊艳了整个城市。

而1999年开业的上海港汇恒隆也不得不提,项目定位为中高端、一站式综合体商业,注重公共空间的场景打造。尤其在当时私家车还不多的环境下,恒隆前瞻性地修建了1400多个地下停车位,这在当时是一大创新举措。

2021年,南京西路的恒隆广场跃升为上海中心城区首座税收“百亿楼”,已然成为了一个超级全球总部基地,一大批国际商贸企业以及专业服务企业纷纷入驻——包括戴德梁行,全球排名第一的奢侈品集团LVMH(路威酩轩)等国际顶尖企业,也有LV(路易威登)、爱马仕、迪奥等10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上下楼”由此变成了“上下游”,邻居也变成了生意伙伴。

上海的商业设施从历史上的“三街一场”,发展成为“四街四城”,又演变成为“十大商圈”。2008年,上海商业每年提供近8万个就业岗位,商业餐饮业就业人口达到400多万人。

从“世博会”到“进博会”

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隆重举办。该届博览会将中国尤其是上海推向世界,从文化、艺术、商业、旅游等方方面面促进了上海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前后五年的商业,更是将作用力延伸到了现在。

爱马仕、古琦、范思哲、普拉达、路易威登等诸多奢侈品牌都在这期间乘上了世博会的东风,不断加码上海市场,南京西路、外滩、淮海路上奢侈品旗舰店也纷纷进行改造升级。

得益于世博会,2010年上海购物节,全市325家商业企业、6150个商业网点在27天内实现了180.69亿元人民币的零售额,同比增长23.7%,市场销售规模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世博会后,上海商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受电商和购物中心冲击,老牌百货增长乏力,陷入低迷期;各种主题类型新购物中心层出不穷;商圈规划的出台,推动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90后、Z世代等新消费群,首店经济、夜经济等新概念,将城市商业推入新变革期……

从2018年首提“首店经济”,到打造各具特色的“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首发经济生态链日益完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初至2022年底,上海引进各类国内外品牌首店达到4881家,平均每天新增2.7家首店。

在首店的有力助推下,今年上半年,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930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超过两成。

如今,上海已成为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的城市。记者从第3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49家和20家,累计分别达到940家和551家,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波士顿科学医疗技术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签约落地。

而刚刚圆满落幕的第六届进博会更成了跨国企业分享中国机遇的“快车道”。随着进博会溢出效应的持续释放,大量展品变成了商品乃至爆品,不少展商升级成了投资商,不断加码在华布局,深化在华战略。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热门问题:上海有什么好?3000多个答案中,最高频次出现的三个词是:规矩,公平,效率。

的确,很多人体会颇深:跟上海人合作,敲定前繁琐麻烦,但敲定后违约率很低。“谈判时拍胸脯,出事后拍屁股”的事情,在上海极少发生。这种态度,深入到城市的每一条毛细血管里。

规矩带来公平,公平提高效率,正是这种契约精神,让上海拥有了极度发达的商业文化。再加上开放的基因,赋予了上海宽阔的胸襟,给予新的业态足够萌芽和发展的空间。

根据《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年)》,到2025年上海商业建筑总面积控制在1亿平方米左右,到2035年规划商业建筑总量控制在1.2亿平方米左右。

成就上海辉煌过去的那些因素,正在成就它的未来。而这里的商业故事,还望不到边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