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浅浅的海峡割不断中华的根
第67版:历史 2024-09-02

浅浅的海峡割不断中华的根

何映宇

下图:厦门鼓浪屿郑成功像。

上图:2023年12月13日,山东烟台长岛显应宫妈祖“北庭天妃”、福建霞浦松山天后宫妈祖像、台湾大甲镇澜宫和麦寮拱范宫赠送给黑龙江两岸妈祖文化促进筹备会的“大甲妈”和“开山妈”等妈祖像抵达台北。

下图:台湾眷村门牌。

三国时的孙吴政权和隋朝时期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重视和推广儒学教育,设置科举考试。随着闽南人大量移民台湾,闽南语成为台湾的通行语言,妈祖也成为了台湾的重要信仰。

记者|何映宇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史前时期,因为海面下降,海底露出,台湾浅滩成为联系闽、台的陆桥,大量古动物与古人类移居台湾。这些从大陆徒步走到台湾的古人类,就成为了台湾土著人的祖先。

三国时的孙吴政权和隋朝时期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重视和推广儒学教育,设置科举考试。随着闽南人大量移民台湾,闽南语成为台湾的通行语言,妈祖也成为了台湾的重要信仰。

浅浅的海峡割不断中华的根,台湾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从福建输入的青铜器

20世纪70年代,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人类左、右顶骨残片化石,其年代距今大约3万年,被命名为“左镇人”。他是至今发现的台湾最早的住民。据考古学、地质学的研究,在3万年前更新世晚期,台湾和大陆相连,“左镇人”和其他许多大型哺乳动物是于距今约2万年至3万年前从中国大陆东南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台湾的。

台湾早期居民与大陆,特别是福建有着一定的联系。台湾发现左镇和长滨两处古人类遗址,福建的清流、漳州东山也发现古人类化石。根据对牙齿结构的对比研究,左镇人、清流人、东山人和柳江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他们的体质形态基本相同,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左镇人和清流人存在着共同的起源。

台湾早期住民是由大陆东南沿海直接渡过海峡,进入台湾的,他们成为泰雅、赛夏、布农人等的祖先。台湾史前文化中,有浓厚的大陆北方文化要素,许多都是由大陆沿海传入台湾的,台湾先史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大陆的文化。

台湾省的高山族是台湾的先住民,起源于中国大陆南方的福建及其毗邻地区。至少在8400年前,组成现今东亚主要祖先群体之一已经在中国东南沿海出现。这些定居台湾的先民,在距今5000年左右扩散到菲律宾,之后继续向东向南迁徙,将文明的火种撒向广袤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形成了现在世界上最庞大分布于南太平洋及印度洋岛屿的南岛语族族群。

到了夏商时期,台湾属于九州中的扬州。闽台两地考古学者发现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遗物等,证实了远古时期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从福建输入的青铜器具提高了台湾的生产能力。

三国开始的大移民

孙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春正月,吴大帝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抵达夷洲(今台湾),前后历时一年之久,并带领数千名夷洲人返回大陆。

卫温浮海求夷洲是中国古代航海史的一大壮举和创举,此次出海行动其出海人数和出海船只众多,是中国古代有史记载第一次最大规模的海上航行,意义重大,不仅反映了当时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也证明当时孙吴拥有比较强的海外交通能力。卫温浮海求夷洲带动了内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成功地到达夷洲也表明孙吴时期浙江沿海至台湾的航线是一条成熟的航线,卫温浮海求夷洲属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历史。

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方位、地形、气候、居民、物产、习俗,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之一。

这些在汉朝和三国时期的文献记载表明,中国大陆不仅长期以来与台湾之间有着密切的种族与经济文化联系,而且有文献记载以来最早发现和开发台湾岛、澎湖列岛的也是中国人。

隋朝时,隋炀帝先后3次派人前往台湾。第一次是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遣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至台湾访察。第二年,隋炀帝令朱宽慰抚台湾。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隋炀帝又遣武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州率东阳兵万余人自广东义安至台湾。这三次隋炀帝对台湾的用兵都促进了大陆与台湾的人员交流。

郑氏开台的影响

在明朝天启年间台湾被荷兰人侵占以前,汉族移民已遍布台湾各地,从事渔业、农业和商业活动,成为台湾岛的长住居民。此时,闽南语已经开始在台湾流行,至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郑成功的数万军眷,自然对台湾的政治、文化产生重大影响。郑军赴嘉南平原、屏东平原等地大力垦荒,在台湾南部和西部形成一大批村镇。今日台湾省南部的一些地名,例如“新营”(属台南)、“下营”(属台南)、“左营”(属高雄),都是郑成功当时分遣部队屯田拓垦时所遗留的,而闽南语更是成为台湾岛上的主要通行语言。闽南方言既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的创造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时年仅39岁。尔后其子郑经、孙郑克塽前后治理台湾22年,而郑经对台湾的建设与经营多委政于他饱读诗书的智囊军师陈永华。郑氏家族奖励制糖、制盐,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引进中国大陆明制的宫室、庙宇和各种典章制度,改进高山族的农业生产方式。在陈永华的建议下,1665年(明永历十九年、清康熙四年)台湾第一座孔子庙建于卓仔埔,即今日的台南孔子庙,并于其旁设学校,称为“明伦堂”,推崇儒家的人伦纲常的价值观,人称“全台首学”,意指台湾最早的学校,学院内设国子监助教,并进一步引进中国大陆的科举制度。南明时期的文人沈光文还成立了台湾最早的诗社“东吟社”。郑氏家族令中国大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中华文化全面而深入地传入台湾,推动台湾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让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可分割。据连横《台湾通史·户役志》统计,明郑政权治台20多年,台湾汉族人口迅速增至20万人,逐步演化为以闽南人为主体的社会,这一时期,闽南人大规模地将闽南方言、闽南民俗、闽南民间信仰、闽南戏曲艺术和典型的家族文化等带到这里,在全面开发和建设宝岛的过程中,彰显了闽南文化的先进性和影响力。

内容繁多的闽南民俗,是闽南文化亮丽的地方特色。随着闽南人陆续渡台,闽南民俗亦被带往台湾。江日升《台湾外记》载,何斌逃离台湾,恰在“元夕”之夜。当时台南热兰遮城一带,十分热闹,“大张花灯、烟火、竹马、戏彩、歌妓”。这种节日景观与闽南地区几乎没有什么两样。不过,荷据时期,闽南不少习俗在台湾还是受到压制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闽南民间各种习俗,包括人生礼俗、婚丧喜庆、年节习俗、民间禁忌等,开始全面风行于台湾;从名称、形式以至内容,基本上与闽南如出一辙。例如,闽南农历七月做“普度”,这种习俗同样流行于台湾。《安平县杂记》载,“台沿漳泉遗俗,作普度盂兰会”。春节换桃符,元宵闹花灯,清明祀祖墓,端午竞龙舟,冬至搓丸子等等,闽南各种习俗在台湾获得长期沿袭。所以,高拱乾《台湾府志》“风土志”称:“凡此岁时所载,多漳泉之人流寓于台者,故所尚亦大概相似云。”

台湾地区广为流行的妈祖信仰就来自中国大陆的闽越地区,发展过程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又纳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成为闽台海洋文化及东亚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闽南妈祖庙的数量众多,祭祀妈祖的庙有多种名称,有“妈祖庙”“天后宫”“天妃宫”“娘娘殿”“天母宫”“圣母庙”等。后来随着福建人口的外迁与水上交通的辐射,妈祖信仰和妈祖文化迅速传播到台湾地区。

现代美食大融合

1949年,国民党兵败大陆之后,大量来自中国大陆的国民党老兵在台湾定居下来。他们带来了他们故乡的民俗,还有不同地域的饮食习惯。

国民党为了安置他们,陆续建起几百座眷村。这是不少生活在台湾地区人的童年记忆,宋楚瑜、邓丽君等都是在眷村长大的。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操着南腔北调,饮食习惯也是五花八门,于是山东大馒头、山西刀削面、东北韭菜盒子、砂锅鱼头等等,就这样在眷村流行开来。

眷村菜其实也不是多高明精致的菜,它是指那个年代眷村里的居民,这些老兵在思乡情绪之下,利用台湾本地的食材凑合着,想办法做出家乡口味的食物。

说到台湾美食,有一道菜不得不提,就是名闻遐迩的台湾牛肉面。可是要知道,在1949年之前,台湾本地人其实很少有人吃牛肉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牛肉还是昂贵且不常见的食材,尤其一般说来,乡村里用牛来耕种,为了感恩牛的辛苦和帮忙,农民不忍食用牛肉,甚至今日依然有人保持这个习惯。台湾水田多,当时耕作的牛只品种多是水牛,那些水牛大都服劳役到十多岁,因此肉质又老又涩,坚韧多纤维,吃起来口感不佳。当时台湾的一般家庭也不大懂得煮牛肉的方法,牛肉部位的挑选等学问。当时对于没田可种的外省移民,就没有那么多不吃牛肉的禁忌了。

牛肉面在台北被冠上川味红烧牛肉面,是源自四川籍老兵,把成都小吃“小碗红汤牛肉”转变过来;将小碗红汤牛肉配上面,就成了川味红烧牛肉面。台北市桃园街牛肉面最为有名。这里曾经出现过一二十家的川味牛肉面大王,各个“大王”毗邻而居,一字排开,声势吓人,在当年成为台北街景一奇。很多外地游客赴台观光,照例节目就是到此一游,吃碗牛肉面再拍照留念。

台北上自五星级酒店,下至一般级别的宾馆,大街小巷的食肆,到处都可以吃到牛肉面,说牛肉面是台北人的至爱名副其实。在海外通称“台湾牛肉面”,到了美国又摇身变身为“加州牛肉面”,实际上都来自中国大陆。

还有在大陆打出高知名度的“永和豆浆”也是一样。“永和”是台湾省新北市永和区的地名,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一群祖籍大陆远离家乡的退役老兵迫于生计,聚集在台北与永和间的永和中正桥畔,搭起经营快餐早点的小棚,磨豆浆、烤烧饼、炸油条,渐渐形成了一片供应早餐的摊铺。因为这些老兵手艺地道,磨出的豆浆新鲜营养香浓可口,做出的烧饼油条色泽金黄松软酥脆,以至以豆浆为代表的永和地区的各种小吃店盛名远播,传遍台湾全岛。一开始,台湾本省人不太能接受豆浆这种东西,在外籍居民口味的影响下,豆浆这种中国大陆的美食,也逐渐为台湾本省人所接受。到了1995年“永和豆浆”进入大陆市场之后,“永和豆浆”在很多中国大陆顾客的眼中,就成了一道来自台湾地区的快餐了。其实它的根,都在中国大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