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8日 星期二
一线到底,City Walk
第8版:封面报道 2024-09-02

一线到底,City Walk

整理|孔冰欣 制图| 刘绮黎

“轴线”一词其实算是现代词汇,在城市考古、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广泛使用,中国古代文献中并没有这种用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所谓“北京中轴线”呢?

它当然不是一条简单粗暴的直线。它是北京老城的核心区域,是经过持久的设计和建造形成的连续的空间序列和城市景观,集中地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的设计理念和这一理念在近现代中国的延续与传承。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北京中轴线属于文化遗产中“建筑群”类型,共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一笔纵横的建筑群成就了北京中轴线,也大略擘画出古都的风貌格局。“紫禁城高插云霄,金碧辉煌耀九霄。”“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渔阳北塞古风沙,二月春风万柳斜。蓟门转作长安苑,燕桃开出武陵花。”从唐宋的边塞到明清的皇城,北京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厚的历史文化,激发了无数昂扬阔达的雄心。

成功申遗后,北京中轴线已成为“City Walk(城市漫步)”的首选地。一线到底,古老的世界遗产与当代的生活方式,相融共生,如此和谐。

钟鼓楼

钟鼓楼,钟楼和鼓楼的统称,始建于元至元九年。

作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地标建筑,其与天安门、端门、故宫构成的朝堂区域共同组成《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都城规划范式。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是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数百年来,“暮鼓晨钟”敲出了北京的“标准时间”,号令全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值得一提的是,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最高的两座本体建筑,北京钟鼓楼也是全国现存钟鼓楼中保护最为完好、体量最大、报时器具最具规模的一组古代建筑。

万宁桥

北京中轴线上唯一的元代遗存,也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中部、什刹海东岸,南北跨越于玉河水道之上,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被誉为“中轴线上第一桥”。

它的位置及功能历经7个世纪不曾改变,为元大都、明清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

万宁桥至今仍坚守岗位,承担着地安门外大街的交通功能。相传,桥下有线刻子鼠和“北京”二字的石桩,与正阳桥下出土石马构成子午线。

景山

景山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与重要景观节点,其与故宫共同组成的布局关系,展现了中国宫苑传统规划理念。

集高大山体、秀美园林建筑和华丽宫殿建筑于一身的景山,极大地丰富了北京中轴线的景观序列。同时,其兼具礼仪祭祀和人造山体以登高游赏眺望全城的双重功能,为明清国家礼仪传统提供了见证。

万春亭又在景山最高的地方,故被誉为“京华览胜第一处”。游客站在紫禁之巅,南望中轴,可俯瞰整个故宫;向北眺望,钟鼓楼映入眼帘。纵览全貌,豪迈之气油然而生。

故宫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

自1420年明成祖朱棣宣布北京宫殿竣工以来,这座巍峨壮美的建筑群已矗立600多年。在600多年的传承中,紫禁城将“天人之际”“礼乐复合”的中国文化思想一以贯之地发扬光大,是“有容乃大”文化胸怀的实物例证,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大成之城”。

作为明清两代的宫城、中国皇家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故宫与北京老城的位置关系,完全反映了中国古代都城“择中立宫”的设计理念。如今,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木结构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太庙

太庙祭祀建筑群。太庙享殿为明代遗构,采用明清官式建筑的最高形制,规模空前,用料考究,代表了明清皇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历代封建统治者在夺得皇位之后,首先要兴建的礼制建筑就是太庙,而那些继承皇位的统治者,也将到太庙行礼视为其合法接掌国家政权的标志。此外,凡有重要的国家大事以及重要的节令庆典活动等,都要到太庙举行庄严的仪式。

社稷坛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社稷坛,是明代迁都北京所建的第一坛。社稷坛之制,自古有之。社,指的是土地神;稷,指的是五谷神。“民以食为天”,故“社稷”即是土地、人民,所以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天下的象征,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社稷的祭祀。

北京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太社和太稷的神坛,它遵从和吸取了历代的建造观念,成功地表达出了古人对国家、天下和黎民的理解,在坛庙体系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社稷坛作为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建筑,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转变历程。

端门

端门位于故宫南侧,处于午门与天安门之间。端门与天安门一同以其高大的形体和端庄的风姿,烘托出皇城与皇宫轴线建筑的威严和神圣。

明清两代,端门功能基本一致,为存放皇帝仪仗用品之所,同时还是整顿仪仗之地。

“百官常服拱端门,丹凤衔书下九阍。宰相近前宣授了,齐班舞蹈谢君恩。”“蔼蔼端门紫气浓,卷帘兰麝散和风。星环帝座天澄碧,伞映龙颜日透红。”在中国古代皇城“三朝五门”的建筑构想中,端门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天安门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为进出宫城的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

位于端门以南,外金水桥以北,面朝天安门广场。其城台与皇城墙相连,共同构成明清皇城的南边界。天安门以城楼为主体建筑,城楼北侧设一对华表,城楼南侧设石狮两对、华表一对,均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对称分布。

此门是明清时期颁布诏令及现代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是国家礼仪的载体,见证了两千余年王朝统治的终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也被称为“中国第一门”。

外金水桥

外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南侧,纵跨于东西向的外金水河上,共有七座桥体,以北京中轴线对称分布。居中五座桥体分别与天安门城楼的五个门券相对,东西两侧两座桥体分别与太庙、社稷坛的南门相对。昔年,七座桥体在建制使用对象上各有不同,比如中间的桥称为“御路桥”,只限天子行走;“御路桥”两旁的叫“王公桥”,只许宗室亲王行走;“王公桥”左右的叫“品级桥”,准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行走……

外金水桥是明清两代由皇城通向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也是如今国家举办重大庆典活动的礼仪空间,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位置,由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构成。

天安门广场为长方形广场,南北长762米,东西宽280米,总面积达21.4公顷。形成于明代并于20世纪中叶扩建,成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转变的重要实例之一。广场的规划格局延续并强调了以北京中轴线均衡对称的原则,其建筑与景观展现出中国20世纪中叶公共建筑对民族风格的探索与创新,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已成为国家活动和人民文化活动、大型庆典活动的举办地,自形成至今始终是国家礼仪文化传承的见证。

正阳门

正阳门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由纵置的城楼与箭楼两座高大建筑构成,是明清时期一组兼具防御和城市管理功能城门建筑群。作为明清北京内城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内、外城城门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管理方式,是登高眺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和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

老北京有首“九门走九车”的顺口溜,说正阳门走龙车。其实,除了正阳门外,各种车只要在允许的情况下就能通过所有的城门。

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东南部,北京中轴线东侧,与先农坛在位置与规划格局上呈东西对称。天坛物质遗存占地面积273公顷,由内坛和外坛两部分组成。它的选址反映出中国古代“南郊祭天”的文化传统。

天坛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筑群,其建筑景观设计与营造展现出中国古代世界观,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建筑的杰作。

先农坛

先农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西南部,与天坛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呈对称布局。主体建筑有先农神坛、太岁殿、观耕台、具服殿、庆成宫等,是全国祭祀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农场所。

农业为立国之本,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礼记·祭统》记载:“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先农坛的选址沿袭了南郊亲耕的传统。先农坛与天坛东西对称的布局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

南段道路遗存

位于西城区天桥前门大街西侧。是明代至民国时期正阳门至永定门间的道路及其相关设施遗存。中轴线南段道路始建于明代,清朝初年铺设石路,形成了北起正阳桥,南至永定门的中轴道路。清末至民国期间由于电车轨道的铺设和城市布局的变迁,此段道路被拓宽并重修,原有道路逐渐被破坏或掩埋。

2004年和2022年,经考古发掘,部分明清时期道路遗存被揭露,包括珠市口南侧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珠市口南侧中轴道路路肩及板沟遗址、永定门内中轴道路遗址及永定门内中轴石板道遗存(永定门御道遗存)。

南段道路遗存是北京中轴线皇家建筑群的重要纽带,是清代高级市政道路的实物遗存,也是北京城交通变迁的重要物证。

永定门

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历史标志,为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门,由重建的城楼建筑及南侧瓮城地面标志构成。永定门曾为明清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门所在,是北京外城七座城门中规制最高的一座。

永定门寓意着“永远安定”,历经多次改扩建,是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也是明清时期皇帝南苑围猎、阅兵的必经之路。清朝时永定门外非常热闹,车马如织、人流如潮。

近代以来,永定门见证了侵略者的入侵和北京城的陷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永定门逐渐破败。1950年,永定门瓮城城墙被拆除;1957年,分离的城楼和箭楼在城市扩建中被拆除;2004年,北京市政府复建了永定门城楼。

资料来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