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喀什古迹
第48版:何以中华/本周博物 2024-09-30

喀什古迹

王仲昀

盘橐城遗址反映汉代西域都护班超与西域各国友好交往的浮雕。

专家考证,盘橐城为喀什雏形,已有两千多年建城史。公元1世纪后期,东汉名将班超进驻,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盘橐城成为中央政府有效管理西域的大本营。班超以平民出身而万里封侯,流芳百世,与西域大漠互相成就。

记者|王仲昀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喀什迎来了一年中游客最多的季节。浓浓秋意降落在西部边陲,胡杨被染成金黄,严寒和暴雪尚未阻挡人类通往帕米尔高原的路途。这一颗丝路古道上的璀璨明珠,正等待着八方来客。

喀什是宝藏之地。雪山高原巍峨高耸,叶城以南矗立着地球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沙漠绿洲中,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生胡杨林;叶尔羌河自西向东川流,雪山融水孕育了沿岸世代人民。

在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风光之外,喀什还有厚重历史。喀什市区的喀什古城和高台民居,抑或城外的盘橐城遗址、莫尔寺遗址、徕宁城遗址等一众遗址,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璀璨丰富的文化遗产。

一圆一方,大漠古寺

如今沿着南疆铁路自北向南前往喀什,在即将到达之际,人们透过车窗,能够清晰眺望到远处大漠中矗立着一处大型佛教寺院遗址——莫尔寺佛塔遗址。

这处遗址位于喀什市东北方向约33公里的荒漠,是一处由佛塔、佛殿和僧房等遗迹构成的大型佛教寺院遗址,其西、南面为辽阔的恰克马克河冲积平原。

莫尔寺遗址的存在,告诉世人佛教在此传播的过往。早在汉唐时期,喀什称作疏勒,是著名的佛教中心。据玄奘记载,其有“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

2001年,莫尔寺遗址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至2023年,在“考古中国”新疆重大项目框架下,中央民族大学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续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一处喀什绿洲考古发掘最大的独立佛教寺院,在当年的模样得以逐步显现。

在莫尔寺遗址,考古人员清理出山门大道、山门大殿、带主殿的多间式大佛殿、带中心佛坛或塔柱的“回”字形佛殿、独栋式僧房等10余处大型建筑基址,发现并部分复原圆形佛塔的基台、方形大塔的基座和基台。

其中,那座引人注目的圆形佛塔,被发现内有三层方形塔基和覆钵式塔身,与佛典记载的造塔样式完全吻合,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前后的阿姆河流域地区。梁思成等建筑学家认为,“塔虽是佛教象征意义最重的建筑物,传到中土,却中国化了,变成这中印合璧的规模”。

据考古人员介绍,莫尔寺遗址最为特别的是带主殿的多间式大佛殿,呈平面长方形,由中心主殿、门房和两端各两个厢房构成,体现出汉传佛教建筑布局特点。结合出土的石膏佛像特征、开元通宝钱币、碳十四测年和相关文献记载综合分析,研究人员推断有可能是武则天时期在疏勒镇修建的“大云寺”。

在唐代,当时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对西域佛教文化传播进行管理。唐朝在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设有统辖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佛教事务的都僧统,由汉僧充任。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在《慧超所记唐代西域的汉化佛寺》一文中提出,从武周至开元的唐朝盛期,西域地区曾建立了奉唐朝敕令而建立的官寺为主体的汉化佛寺系统。具体到莫尔寺,《慧超传》记载安西四镇有汉寺汉僧。其中,龟兹有大云寺、龙兴寺,碎叶有大云寺,于阗有龙兴寺、开元寺,疏勒也有大云寺,均为官寺,以汉僧为住持。疏勒大云寺,住持为岷州人士。

再看出土具体文物。经数年发掘,莫尔寺遗址出土近200枚钱币,均为圆形方孔铜钱。铜钱有疑似剪轮五铢、开元通宝,其他还有一些可能是当地仿照五铢钱铸行的小铜钱,因锈蚀严重,难以准确辨识。不过,小小钱币却彰显巨大价值。这种钱币形制是中华文化特有的符号,反映了中原文化在莫尔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莫尔寺遗址考古发掘领队肖小勇看来,莫尔寺遗址不仅体现出其与犍陀罗佛寺的渊源关系,也展现了本地化发展的轨迹,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肖小勇介绍,莫尔寺遗址是目前我国最西部始建年代最早、延续至唐末且保存至今的一座大型土建筑地面佛寺遗址,揭示了从佛教初传中国到唐末这一时期大型地面佛寺形制布局和中国化发展演变过程。在他眼中,莫尔寺遗址既有印度和中亚佛教传统,也有喀什当地特色,还反映了中原文化影响,是三者在我国最西部地区深度融合的首次发现。

徕宁城、耿恭祠、盘橐城

如果你是搭乘飞机在当下来喀什,一定会注意到喀什机场的全称——喀什徕宁国际机场。2023年8月,民政部发布公告,此前的喀什机场正式更名。“徕宁”,和喀什有怎样的联系?

明清时期,喀什噶尔只有土城。清朝讨平大小和卓叛乱后,于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在旧城西北原波罗尼都的私人庄园址上建城。1771年,定城名为徕宁城。根据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介绍,“徕宁城”由乾隆皇帝御笔亲书,取安抚边疆各民族,使之安居乐业的意思。

如今,坐落在喀什市西北的徕宁城遗址,历经晚清战火,几面城墙与南门瓮城屹立不倒,仍可遥想当年城中万寿宫、衙署、将台、关帝庙的踪影。

走进喀什市中心的喀什古城,行至古城东北角高台上,耿恭祠赫然矗立。史书记载,东汉明帝时,遣戊校尉耿恭驻金满城,即今天新疆吉木萨尔县。公元75年,数万匈奴军大举来袭。汉将耿恭移师当时易守难攻的疏勒城,以区区数百人,在断水、缺粮条件下,竟坚守数月之久。从此,耿恭当年誓死坚守“疏勒城”,成为喀什抹不去的历史记忆。

耿恭祠前,喀什市的“母亲河”吐曼河湍急流淌,一路向南蜿蜒,流经盘橐城,今又称“班超纪念公园”。当年率36人建功鄯善为始、声名远播西域的东汉名将班超,今日在此化为一座目光坚定深邃的塑像。

专家考证,盘橐城为喀什雏形,已有两千多年建城史。公元1世纪后期,东汉名将班超进驻,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盘橐城成为中央政府有效管理西域的大本营。班超以平民出身而万里封侯,流芳百世,与西域大漠互相成就。

无论是班超,耿恭或玄奘,千年丝路上络绎不绝的求索之人,以不同的形式在喀什这边陲之地留下特有的印记。行走在当下的喀什,会发现厚重的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正在有机对接,不断提醒人们重新关注这些印记。

本周博物

佛像手掌

在莫尔寺遗址的中心大殿,考古人员发掘出土一只长度近30厘米的佛像手掌,据此推算,该佛像身高可在3米左右,为大型佛像。据统计,遗址出土陶、铜、石、木、钱币和石膏佛像等遗物标本和残件约3万件。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