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线上脱口秀重燃“战火”
第55版:文化 2024-09-30

线上脱口秀重燃“战火”

金姬

朋克乐队主唱方小天2017年在成都创立的过载喜剧,旗下签约脱口秀演员蛋卷参加了《脱友》,而王耀繁则去了《喜单》。

下图:中英双语脱口秀女演员Norah(中)于2023年在上海创立的SpicyComedy,特色就是多语种,体现了魔都的国际化。

右图:哲学硕士大国手在《脱友》中讲了自己跑摩的赚钱的经历。图片来源/腾讯视频节目截图

下图:笑场喜剧已经考虑挖掘洛阳的文化底蕴而开设河南话专场的脱口秀,希望借此打造当地文旅的金字招牌。

上图:今年,鸭绒(前排中)和其他几位脱口秀女演员做了一个“三好姐妹”专场,是全女性的脱口秀演出。 图片来源/鸭绒微博

脱口秀,似乎还需要多上线“秀一秀”。

记者|金姬

这个夏天,脱口秀又火了。

因为爱奇艺《喜剧之王单口季》(以下简称《喜单》)和腾讯综艺《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以下简称《脱友》)在8月下旬相继上线,让很多观众知道了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脱口秀厂牌(即演出团体),一些线下很成熟的脱口秀演员也有了上台成名的机会。

《新民周刊》采访了一些脱口秀厂牌的主理人,他们普遍认为两档脱口秀节目同时上线的确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脱口秀这一领域,但尚未完全恢复到鼎盛时期的演出市场,让脱口秀仍然处于小众娱乐的赛道。

脱口秀,似乎还需要多上线“秀一秀”。

200多家脱口秀厂牌,上节目的只有十几家

熟悉脱口秀综艺的人都知道,过去一直是以腾讯视频一家独大,以《脱口秀大会》为代表的脱口秀综艺,多年来塑造并培养了一批观众耳熟能详的脱口秀艺人,其中李雪琴、徐志胜、庞博等人更是广泛出现在各类综艺节目中,前两位也是影视剧的客串常客。

2023年,播了五季的《脱口秀大会》停更了。少了线上露脸机会的同时,很多脱口秀演员线下的演出也少了。

直到今年8月,传承《脱口秀大会》衣钵的《脱友》横空出世,许多观众熟悉的老面孔,包括呼兰、徐志胜、何广智、张博洋、孟川等,都再次在线上与观众见面。同时,前几季的选手赵晓卉、张骏、步惊云等也再次登上了《脱友》的舞台。

而爱奇艺的《喜单》则是离开老东家的成员自立门户的结果——今年年初,庞博、杨笠、王建国等人陆续离开了当初的公司,《脱口秀大会》的幕后创作团队也同期加入爱奇艺成立了工作室,由此才诞生了如今的《喜单》。从节目名称来看,追溯到“脱口秀”这一舶来形式的本源“stand-up comedy”,以“单口喜剧”之名,承载该类喜剧更具开放性的内涵。

《喜单》一开始就招来了庞博、王建国、杨笠和周奇墨四大脱口秀“老将”带队。而选手中,小鹿、唐香玉、毛冬、黑灯等都是参加过《脱口秀大会》的资深脱口秀演员。

从邀请的领笑员看,两档节目都还是以熟悉的嘉宾为主。《喜单》由吴镇宇、郭麒麟、杨天真、徐峥坐镇气氛组组长,蒋龙担任主持人,杨天真、徐峥都曾是《脱口秀大会》的领笑员。《脱友》则是大张伟、鲁豫、张雨绮、窦文涛担任笑友团,张绍刚担任主持人,除了窦文涛,其他都是《脱口秀大会》的“老朋友”。

《喜单》和《脱友》的对擂,直接将喜综市场的热度推向了高潮。和《脱友》相比,《喜单》似乎更注重脱口秀厂牌的打造。《喜单》在前期宣传中表示,节目组从40多个喜剧俱乐部与社团的上千名演员中,选拔出44组选手,以“从小人物到喜剧之王”为口号,展开一系列角逐,选出最终的“喜剧之王”。

就连德云社都派出了三位弟子来《喜单》切磋切磋。阎鹤祥就用精彩现挂表达相声演员为什么站在这个舞台,并为“相声技法”正名。相声与脱口秀融合的可能性,也带给其他演员启发,直言“真诚在舞台上的力量”“还可以这样讲脱口秀”。

《新民周刊》在《喜单》演员候场的背景墙上就看到了单立人、喜剧联盒国、来疯、肆笑、喜番、大风天、过载、笑场、后仰、三脚猪、SpicyComedy等十几个知名的脱口秀厂牌,涵盖北京、上海、厦门、沈阳、成都、洛阳、深圳等脱口秀重镇。

仅《新民周刊》采访到的几家脱口秀厂牌,大多也都选择去了《喜单》——原笑果文化全国俱乐部负责人海涵于2019年在上海创立的肆笑喜剧(原名“贰叁叁”),旗下签约脱口秀演员子铭就去参加了今年的《喜单》;原朋克乐队主唱方小天2017年在成都创立的过载喜剧,旗下签约脱口秀演员蛋卷参加了《脱友》,而王耀繁则去了《喜单》;中英双语脱口秀女演员Norah于2021年在上海创立的SpicyComedy,旗下的中英双语脱口秀演员Davy和深度合作演员门腔也都去了《喜单》……

而厂牌在《喜单》中出现、尚未看到旗下脱口秀演员露脸的笑场喜剧,则由洛阳广播电台主持人长帅2017年在洛阳创立。长帅告诉《新民周刊》,自己除了是笑场喜剧主理人,也是一名脱口秀演员,在《喜单》之前的全国招募阶段,自己也收到了节目组的邀请。

9月29日《喜单》录制决赛,长帅也会作为主理人参与节目录制。

长帅对《新民周刊》表示,自己2017年创立笑场喜剧时,全国只有几十家脱口秀厂牌,而他如今所在的一个脱口秀老板群,就有200多家,天南地北的都有,与其说是竞争关系,不如说合作更多——大家在各自城市发展都不错,去其他脱口秀厂牌所在地城市演出,还会请对方支持一下。比如,颜怡颜悦今年7月到郑州的演出,就是笑场喜剧帮忙做的。毕竟是洛阳的厂牌,整个河南脱口秀市场都很熟。

值得一提的是,在节目上似乎不如《喜单》那么主推脱口秀厂牌的《脱友》,早已和不同城市的俱乐部联合开展线下点映活动,打通线上线下的营业空间。

过去两年,大量脱口秀从业者蛰伏在线下土壤,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状态。在磕磕绊绊中,走过了内容与人才沉淀、线下体验创新、地方品牌与市场成长的又一轮周期。亟需找回线上支点,重新打通线上与线下的双向反哺通道。

《脱友》项目监制白洪羽表示:“脱口秀从小众赛道到爆款节目,再到现在成为有一定代表性的青年流行文化,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在他看来,资深的行业从业者一定都会为今天的“对打”感到高兴,“随着流行文化的推广,如果一个赛道能逐渐被观众认可,并有许多后来者入局,反而佐证了我们的坚持是有意义的,大家都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好”。

新人辈出,爆火很难

从两档脱口秀节目的赛制来看,《喜单》对新人似乎更友好一些。

参加《脱友》的脱口秀选手,首先需要根据自我定位选择进入不同的“笑圈”,具体分为“哈哈哈大笑圈”“哈哈好笑圈”和“哈微笑圈”。三个笑圈分别对应了不同的晋级难度和晋级率。

实力最强的大笑圈,采用call out 1V1的打法,晋级率大于50%,而且选手有跳段的机会,适合自信且实力强劲的选手,呼兰、徐志胜等老选手基本选择这个圈;好笑圈晋级率仍为50%,属于实力中等的选手,同样是call out 1V1,只是没有机会跳段;微笑圈晋级率仅30%,主要汇聚了初出茅庐的新人。大笑圈和好笑圈,都有1V1的抢麦赛,没有抢麦自动晋级,PK落败直接淘汰;如果还有多组选手未比赛,最后一个晋级名额开启车轮战模式。

与评审团根据选手表现为他们“排座次”不同,《脱友》的阵营评级划分,是由选手自己决定,这就为节目带来了意外性。“车间一枝花”赵晓卉,坐到了好笑圈;而大国手、哈哈曹这些过去相对来说知名度没有那么高的新人,则可以站在大笑圈的地盘上。

残酷的赛制,固然可以增加比赛的激烈性,但直接造成两个负面影响。

一方面,大笑圈有可能导致选手的“阶层固化”——老选手更容易留下来,新选手更有可能被淘汰。此外,车轮战对于后上场选手很不公平。

另一方面,1V1淘汰,容易造成强者PK强者,弱者PK弱者。英国人Harry明明讲得很好,但对手更强,只能把他淘汰。而从事投资的职场女性鸭绒,段子有深度又高级,即便票数高过前一组的不少人,但可惜不敌同一组的小佳而败北。小佳因出生时大脑缺氧而造成神经系统疾病,各种自嘲的地狱笑话梗所向披靡。

再看《喜单》,节目延续了《脱口秀大会》的核心理念,增加了“魔王”挑战赛,更强调了新老对决的冲突感。第一赛段采用阵营火拼赛制,选手们分别与自己想要组队的喜剧老友组成四大阵营。选手们可以选择阵营间的1V1V1V1激烈对决,前两名晋级,后两名进入危险区;选手也可以直接挑战“四大魔王”,挑战成功直接晋级,挑战失败也进入危险区。

正如爱奇艺副总裁、节目监制姜滨所说,《喜单》的创作初衷是挖掘更多优秀喜剧人才,鼓励更多人勇敢站上舞台,展现自我、发现平凡生活中的欢乐。

值得一提的是,两档节目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新人上桌”“老人惨败”的局面。《喜单》中原先的“四大魔王”在首轮挑战赛中悉数落败,第二赛段甚至直接被拿掉了比赛资格,转而坐镇嘉宾席。

两档节目中,能够“出圈”传播的脱口秀片段也大多来自新人,如东北慢性子史妍的“结婚恋爱故事”,学哲学的大国手自嘲毕业四年没工作,菜菜猝不及防地上台谈月经羞耻,送外卖的南瓜用说笑话的形式轻松化解了《逆行人生》中的那些苦难,年过花甲的山山在台上坦然聊生死和儿子啃老……

与之相比,过去屹立在脱口秀舞台上的脱口秀“老人”则显得普遍失去了斗志,要么段子不够接地气,要么包袱不怎么响。老选手们“内部梗”(inside jokes)的使用还是比较普遍。内部梗基于演员之间的共同经历或特定圈子内的流行语,创作上相对简单,有时甚至不需要真正的创作,只需提及某个关键词或事件即可引发特定听众的笑声。这种创作是偷懒的。所以,《脱友》的漫才选手看到何广智又说起与徐志胜的内部梗,用的是“愤怒”一词。更致命的问题是,老选手们的“生活烦恼”,多数已经不是普通人的烦恼了。

对于大多数新人而言,《脱友》和《喜单》给了他们线上展现自己脱口秀的机会,虽然不少人已经在线下市场演出过很多次了,但他们只在所在城市或者脱口秀圈子内小有名气。想要通过脱口秀节目而爆火的概率,比徐志胜出道时要低很多。

《喜单》和《脱友》中不少选手都将去年脱口秀线下停摆、失去工作的经历写进了段子,也可以看到一些脱口秀演员陆续转换了赛道,有的从原公司跳槽,有的开始直播带货,有的在一些剧中参演,有的成为了综艺常客。但另一方面,一些脱口秀演员的线下专场仍在继续,小鹿、童漠男等演员专场都曾进入售罄模式。

今时今日之脱口秀市场,虽然新人辈出,但由于脱口秀厂牌也多了,反而成熟的脱口秀演员成了香饽饽。

肆笑喜剧主理人海涵告诉《新民周刊》,国内的脱口秀市场,演员基数还不够大,俱乐部和演员盈利模式相对单一。这就导致脱口秀演出市场相对成熟,但是行业不成熟的尴尬现状。“从市场角度,这个行业如果有100个呼兰,100个徐志胜,1000个以上各种各样有带票能力的演员,10000个候补演员出现时,可能整个行业才是开始真正好起来了。”

笑场喜剧的长帅对《新民周刊》表示,为了更好普及脱口秀文化和培养新人,笑场喜剧已经在洛阳开设了脱口秀的青年艺术夜校,类似上海的市民夜校,希望能够为脱口秀输送更多新鲜血液。

几位主理人不约而同提到俱乐部和演员都在做自媒体。SpicyComedy就在B站、抖音、小红书和视频号有账号,经常把脱口秀演员的精彩表演片段切条上传。而其他厂牌的脱口秀演员们,也是在多渠道争取曝光,比如做自媒体、拍短视频、做播客等。

不少人是网上刷到视频后,才去线下买票进剧场看演出的。但这又给脱口秀演员提出了新挑战:如何让线下的观众不会因为看到线上的段子而失去新鲜感?

SpicyComedy主理人Norah告诉《新民周刊》,她会建议观众对于同一个脱口秀演员可以每4到6个月才进剧场看一次演出,这样就能避免看到重复的段子。当然,线上节目和线下表演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脱口秀演出剧场其实灯光很有讲究,因为这是一个只靠人讲的场合,所以你要让观众没有任何别的干扰因素,只关注在台上这个演员身上,只有一束光在演员身上,背景不能太花哨。但脱口秀综艺是截然相反的,灯光很亮,这给观众带来的观看体验很不一样,这给演员带来了很大挑战。”

与此同时,除了商务演出所涉及的领域可能不熟悉,每一个脱口秀演员都是自己写段子。这也是为什么两档节目中往往新人的段子更容易产生共鸣,因为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

女选手更抗打,脱口秀行业更细分

很多观众觉得,今年的两档脱口秀节目,女脱口秀演员的整体水准高于男性,很多出圈段子也以女性作品偏多。

单场得票数最高的小鹿,围绕北京、云南的两场婚礼高频输出金句。

在北京篇中,小鹿穿着婚纱带着头纱走上舞台,分享自己从备婚到结婚的种种故事。从自己长达一年的紧张备婚到澳大利亚老公极度松弛的状态,从结婚前伴娘劝她再考虑一下到婚礼彩排没开始伴郎团就喝醉,从老公听不懂司仪说的中文到爸爸中途接诈骗电话,在穿婚纱嫁人后开启穿婚纱骂人模式。

在云南篇中,小鹿身穿稍带民族元素的服饰,分享了在云南老家新中式婚礼现场的状况。从老家乡亲们的打包文化到外国家人沉浸式观礼的情绪价值,从包办婚姻的新解读到上门女婿反客为主的新惊喜,从亲哥嫂用半年工资封红包到老公哥嫂送两瓶香水,在爆梗不断间让中西文化差异具象展现于观众面前,并在最后完成一个精准的call back。

哲学硕士大国手说:“我看过一本书叫《狗屁工作》,说大部分工作没有意义,违反人性,甚至危害社会。我学进去了,差点饿死。”没收入就靠借钱生活,没考上博士就开始跑摩的,她的段子来源于生活本身。“男朋友骑我的摩托车摔断了手,进了医院要花钱,当时我手里确实有笔钱,但摩托车也该修啊。保车还是保帅?赎车,我得先跑摩的赚钱;跑摩的赚钱,我得先赎车。别人是电车难题,我是摩的困境。从哲学上说,现在就是我有车,但是我没有车。”

60岁的长沙黄大妈,直接和64岁的山山大爷叫板:“我们这个赛道,拼的是谁好笑吗?我们是拼命的。”

而上外毕业的鸭绒在《脱友》第一期节目上讲到自己有个相亲对象条件好到人认为她“运气很好,捡了漏”,她却称,“作为一个成熟的单身女性,我知道相亲是不可能碰到这样的好事情的……大家有在早高峰的地铁站门口见过那种,孤零零,一辆停着的共享单车吗,你开都不要开它,如果你真的实在忍不住一定要去开它的话呢,我就劝你趁早开,千万不要在开之前先把椅子擦干净了”。

事实上,很多女脱口秀演员在线下讲了好几年,她们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一个被看见的机会。鸭绒坦言:“脱口秀行业虽然观众是客观的,但还是一个少数决定多数的行业,作决定的就那么一些人,和职场有点像,对女性不太友好。”

今年,鸭绒和其他几位脱口秀女演员做了一个“三好姐妹”专场,是全女性的脱口秀演出。她说:“其实前两年我们也做过全女演出的尝试,但这样的机会非常少。因为脱口秀行业,大部分是男演员,比如一场拼盘演出,可能只有一个女演员。”

而西安的“喜欢脱口秀”厂牌,则由女脱口秀演员步惊云创立,今年9月中旬开设了《女生不设限》女性专场,参与表演的Echo和山河也都是《脱友》的参赛选手。

越来愈多的女脱口秀演员被看到、被重视,只是当下脱口秀市场的一个趋势。

另一个趋势是,脱口秀市场愈加细分。

以上海的喜剧联盒国为例,上海话专场比普通话专场更受欢迎。而SpicyComedy的特色就是多语种,体现了魔都的国际化。

笑场喜剧则已经考虑挖掘洛阳的文化底蕴而开设河南话专场的脱口秀,希望借此打造当地文旅的金字招牌。长帅表示:“现在大家的娱乐方式很多,可以看电影,去听演唱会,而脱口秀还是比较小众的,希望有更多人走进脱口秀剧场。”

正如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所说,目前来看,脱口秀行业开始走向更成熟和更多元化的发展。

读报纸首页